前几天,有一个骨科病人被推进手术室。看似平常的一台手术,差点引起一场风波。
这个病人70多岁,是被自行车撞倒的。到达现场的时候,发现这个病人已经不能行走了。经现场初步检查和询问,医生主要考虑下肢骨折。因此,直医院的急诊科。
骨科主任是一个工作狂,什么时候来手术都会积极开刀。当这个病人被送来后,他就叮嘱下面大夫尽快做检查、尽快手术。下面大夫也知道科主任是急脾气,一边通知手术室、麻醉科,一边做着术前准备。
此时,已是晚上8点多,绝大部分的检查科室只剩下值班人员了。因此,主管医生一个科室一个科室打电话,请各个科室给开一个绿灯。
麻醉科早就熟知骨科的打法,有的时候,医院的时候就让准备手术。医院呢,上哪里去做术前方式和检查呀。面对骨科长期以来的讨价还价,麻醉科也是很无奈。
这个病人被风风火火推进手术室后,麻醉医生看到空空如也的病历问主管医生:检查结果呢?主管医生答:有的检查结果没有出来,检验科说一会就能出来。既然你们诊断是骨折,总有片子吧?主管医生答:有啊,在电脑里。麻醉医生怒:在电脑里,我怎么知道结果?主管医生答:胸片正常。
听到“胸片正常”这句话,麻醉医生立刻起疑:按照正常来讲,即使是一个胸部没什么问题的病人,影像科医生也只能在报告单上写“什么什么未见异常”。现在的环境,哪个医生敢不计后果的直接就判断为“正常”?
想到这里,麻醉医生高度怀疑这里有假。一方面,他怀疑主治医生根本就没看;更严重的是,有可能压根就没做胸片!按照以往的经验,这个科室的有几个自以为是的医生经常会这么干。其他科室也有,但一般不多。有的医生为了给病人留下热情、照顾的印象,主观臆断的会省略一些检查。殊不知,你给病人省那几十块钱,这其中会隐藏多大的风险?
再次打开空空如也的病历,麻醉医生最终还是忍不住了:那你让科里的人把检查报告或者片子什么的拿到手术室吧。主治医生一听,心想:这麻醉大夫事儿这么多,告诉你正常了,你还没完了。但一想,没检查结果确实不对,万一闹到医务科也没有理。于是,给科里护士打电话,让她们帮忙送下来。
过了几分钟,护士把胸片和报告送下来了。主治医生把报告从袋里拿出来的那一刻,脸色一下就变了。因为,他看到报告里写的并不是“正常”,而是“第七八肋骨骨折,伴少量胸腔积液”。
此时,骨科主任正好也进来了。当他看到麻醉医生和主治医生在看片子后,说道:胸片有问题吗?哪位主治医生赶快回答:主任有点问题。胸片报有肋骨骨折和少量胸腔积液。有肋骨骨折你不早说?主任问道。主治医生说:主任,我以为你看过片子了。主任怒:什么事都我看,科里几十个病人,你想累死我啊?接着又说:让你们管病人,不是让你们光跟着拉钩的,病人所有的情况都要掌握。极其特殊情况,才要请主任处理。你一个检查结果都不看,什么时候能成材?
这时候再看主治医生,汗已经下来了。麻醉医生暗自撇撇嘴:该!让你平时就不认真。为了保证病人安全,我们得费多少功夫啊?你们就知道做手术,其他都扔给我们了。就算这样也行,谁让麻醉学科正在向围术期医学转变的。既然向围术期转变,我们就要肩负围术期的管理。但你们也不能撒手不管了,全扔给我们了。毕竟,病人是在病房住着,又不是在麻醉科住着。
在骨科主任把他一顿批之后,主任觉得这个肋骨骨折不用刻意处理,刻意保守治疗。考虑到这个情况,原本椎管内麻醉方案和全麻方案的两种选择只剩下椎管内麻醉了。麻醉医生为了保证病人安全,也向骨科医生及病人交代了术中可能做胸腔闭式引流的可能。一旦术中发现有气胸或者液气胸发展,就做闭式引流。
后来,病人顺利的做完手术了。虽然没有出现问题,但风险就是这样。虽然不一定发生,但也要预防到位。对于病人本身来讲,风险是不讲概率的,发生在他们身上就是%。
推荐阅读:《医学发明邀请函》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如何能申请一项属于自己的专利?如何能让专利转化为产品?医学发明创新转化推广平台——医生自己的平台,全程助你实现梦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