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自发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原发性气胸
创伤性气胸
月经性气胸

创伤中心工作二

今日恰逢征兵体检合格的应征青年入伍,留存这些美好瞬间。

抗击疫情有我们白衣战士,保家卫国有你们,山河无恙。

阶段性创伤工作救治总结,持续改进。

按重点环节维度梳理创伤患者救治工作

一、院前准备

(一)院前对接

1.方案一:参照患者病情交接单

详见自年4月1日起施行的《医院急诊科患者病情交接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标准。

2.方案二:简易沟通内容

(1)“患者怎么受的伤?”

(2)“患者受伤多久了?”

(3)“医院急诊科?”

(4)“目前生命体征?”

(5)“目前考虑有哪些器官损伤?”

(二)院内人员、物资、设备准备

3“温”:调高室温、温毯、预温晶体液

3“科室”:检验科、血库、放射科

6“处理”:颈托、气管插管、胸腔闭式引流、

FAST、骨盆带、纱布绷带

1“保护”:防护措施

二、检伤分类

(一)创伤中心启动预警报告单(详见表单,在分诊处上墙)

(二)患者身份标识单及处置单(挂牌)

(三)通知三个辅检科室人员(床旁DR、FAST、迪安检验)

参考书《急诊系统化分诊评估手册》:创伤类疾病系统化分诊评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急诊分诊;“三无”及特殊情况患者分诊评估。

三、急诊创伤中心救治

(一)创伤复苏记录单(表格参见ATLS第页)

(二)急诊病历模板(模板已完成)

(三)抢救记录模板(要求及模板已完成)

(四)专科会诊记录模板(要求及模板已完成)

(五)创伤中心督查查检表(模板已完成)

(六)ATLS救治工作纪要

A:气道和颈椎保护

(1)初步评估第一项任务,气道评估与保护颈椎同等重要

(2)快速判断——口头交流

(3)检查口腔异物及颌面部情况

(4)GCS评分≤8分

(5)确定性气道的建立

(6)压额抬颏法、双手抬颌法

(7)怀疑无法维持气道的完整性

(8)困难气道评估(LEMON原则)

(9)建立外科气道的指征

(10)持续保护颈椎

B:呼吸

(1)气道畅通不能保证足够的通气

(2)充分暴露

(3)气管、颈静脉、胸部视、触、叩、听

(4)紧急处理:张力性气胸----16G粗针头

(5)必要的辅助检查:胸片+骨盆正位片

C循环和止血

(1)快速确定休克的诊断

(2)意识水平、皮肤颜色、心率、血压

(3)判断出血部位

(4)胸部、腹部、骨盆、长骨

(5)FAST:创伤超声重点评估

(6)休克的管理

(7)明确休克类型(失血性、心源性、神经源性)

(8)掌握失血性休克的分度

(9)2条大口径静脉通路(16G)

(10)温暖晶体液(37-40℃等渗电解质溶液,如乳酸林格氏液)成人1-2L,儿童20ml/kg

(11)致命性出血——输注0型血2U----国外

D失能、神经功能状态

(1)评估:瞳孔

(2)GCS评分

(3)感觉、运动功能意识水平的改变

(4)需要立即重新评估ABC和DOPE(Dislodgement,Obstruction,Pneumothorax,Equipment)

(5)慎重考虑CT检查的必要性

E暴露和环境

(1)完全去除患者的衣物

(2)去除任何影响评估和管理的体表覆盖物和附属物,包括绷带、外敷药以及各种饰物

(3)按压脊柱棘突及周围

(4)确认背部是否存在开放伤口

(5)行肛门指诊

(6)预防低体温一—温毯的使用,温暖液体的输注,调高室温

患者的体温比医疗服务提供者的舒适性更加重要。

专科会诊与转运

(1)根据初步评估,明确是否需要专科会诊

(2)根据初步评估,明确需要转运至另一家医疗机构的必要性

(3)充分沟通

(4)持续评估与复苏(二次评估)

(5)转运前准备(胃肠减压、导尿、抗生素的应用、辅助检查)

(6)转运的安全性

四、患者转归管理

(一)急诊留观

(二)急诊输血管理

(三)收入ICU

(四)收入专科

(五)直接入手麻部(手术中自体、异体血输注管理)

按职责分工维度梳理创伤患者救治工作

一、启动预警报告

(一)出现符合启动预警报告情况时(详见创伤中心启动预警报告单),外科急诊医生(或护士):

工作日期间立即电话报备医务部王相增(*)

夜间及节假非工作日电话报备陈文亮(*);由创伤中心组织协调重症创伤患者救治。(详见制表)

(二)现场指挥工作清单(详见制表)

二、阶段急诊救治工作持续改进任务分工

(一)孙春梅

1.负责培训检伤分类及启动预警报告流程

2.负责培训院前人员、物资、设备准备

3.负责设计患者身份标识及处置单

4.负责培训通知辅检科室人员(床旁DR、FAST、迪安检验、输血科等)

5.负责申报制作相关创伤中心流程图和各类创伤评估表

6.负责围绕输液通路、输血、检验标本等急救工作护理团队培训

7.负责E:暴露和环境低体温培训

(二)王宏道

1.负责梳理急救物资组套梳理

2.负责急救设备使用培训

(三)李春雷

1.负责制定ATLS理论培训计划

2.规范医疗文书维护:

(1)急诊病历模板

(2)创伤复苏记录单模板

(3)抢救记录模板

(4)会诊记录模板

(5)接受治疗的有创操作知情同意书

(6)尸检等相关法医鉴定告知类文书

(四)路海舰

1.负责组织严重创伤病例讨论

(五)高鹏鹤

1.医嘱组套信息化维护

2.输血相关工作梳理组套信息化维护

3.严重创伤启动预警病例数据统计

4.严重创伤病例ISS评分。

今日同时是教师节,挚祝老师节日快乐。

医务部管理论坛

感谢支持,赞赏累积转账烧伤伤员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oshis.com/zlxqx/461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