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自发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原发性气胸
创伤性气胸
月经性气胸

中医技能第三站各种叩诊要点图解

1

腹部叩诊音

多用间接叩诊法叩诊,被检者取仰卧位。以逆时针方向叩至右下腹部,再到胳部。正常腹部除肝、脾所在部位叩诊呈浊音或实音外,其余部位均为鼓音。鼓音明显,范围增大见于胃肠高度胀气、胃肠穿孔所致气腹和人工气腹。腹肝、脾或其他实质性脏器极度肿大,腹腔内大量积液或肿瘤时,鼓音区缩小,病变部位可出现浊音或实音。

2

肝脏叩诊

用叩诊确定肝上界时,一般都是沿右锁骨中线、右腋中线和右肩胛线,由肺区向下叩向腹部。叩指用力要适当,勿过轻或过重。当由清音转为浊音时,即为肝上界。此处相当于被肺遮盖的肝顶部,故又称肝相对浊音界。再向下叩1~2肋间,则浊音变为实音,此处的肝脏不再被肺遮盖而直接贴近胸壁,称肝绝对浊音界,亦为肺下界。确定肝下界时,最好由腹部鼓音区沿右锁骨中线或正中线向上叩,因人耳区分鼓音变浊音较为容易,此时若叩诊音由鼓音转为浊音处即是。但因肝下界与胃、结肠等重叠,很难叩准,故多用触诊或听诊法确定。一般叩得的肝下界比触得的肝下缘高1~2cm,但若肝缘明显增厚,则两项结果较为接近。在确定肝脏的上下界时要注意体型,匀称体型者的正常肝脏在右锁骨中线上,其上界在第5肋间,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匀称体型者正常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上第5肋间,下界位于右季肋下缘。右锁骨中线上肝浊音区上下缘之间的距离为9~11cm;在右腋中线上,肝上界在第7肋间,下界相当于第10肋骨水平;在右肩胛线上,肝上界为第10肋间,下界不易叩出。瘦长型者肝上下界均可低一个肋间,矮胖型者则可高一个肋间。(联想记忆:正常人平静呼吸时,在锁骨中线、腋中线和肩胛下角线上,右肺下界分别位于第6、8、10肋间)病理情况下,肝浊音界向上移位见于右肺不张、右肺纤维化、气腹及鼓肠等;肝浊音界向下移位见于肺气肿、右侧张力性气胸等;肝浊音界扩大见于肝炎、肝脓肿、肝淤血、肝癌和多囊肝等;肝浊音界缩小见于急性重型肝炎、晚期肝硬化和胃肠胀气等;肝浊音界消失代之以鼓音者,多因肝表面有气体覆盖所致,是急性胃肠穿孔的一个重要征象,亦可见于人工气腹等。肝区有叩击痛时,对肝炎、肝脓肿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3

肾区叩击痛

患者取坐位或侧卧位,检查者用左手掌平放于患者的肾区(肋脊角处),右手握拳用由轻到中等强度的力量向左手背进行叩击。正常时肾区无叩击痛;当有肾炎、肾盂肾炎、肾结石及肾周围炎时,肾区可有不同程度的叩击痛。

4

膀胱叩诊

(助理不要求)在耻骨联合上方进行叩诊。膀胱空虚时,因小肠位于耻骨上方遮盖膀胱,故叩诊呈鼓音,叩不出膀胱的轮廓。膀胱充盈时,耻骨上方叩出圆形浊音区。妊娠、卵巢囊肿或子宫肌瘤等,该区叩诊也呈浊音,应予鉴别。腹水时,耻骨上方叩诊可呈浊音区,但此区的弧形上缘凹向脐部,而膀胱胀大的浊音区弧形上缘凸向脐部。排尿或导尿后复查,如为浊音区转为鼓音,即为尿潴留而致的膀胱胀大。

5

移动性浊音

当腹腔内有较多游离液体(在ml以上)时,如患者仰卧位,液体因重力作用多积聚于腹腔低处,含气的肠管漂浮其上,故叩诊腹中部呈鼓音,腹部两侧呈浊音;在患者侧卧位时,液体随之流动,叩诊上侧腹部转为鼓音,下侧腹部呈浊音。这种因体位不同而出现浊音区变动的现象,称移动性浊音。以上内容均来自医路通网校实践技能书购买,即可赠送相应实践技能书更多城市技能面授火热开展中!贵州、湖南、广东、江西、广西、云南、重庆、四川、甘肃、安徽...面对今年技能考试延期,新三站改革,你还在犹豫吗?一站式过技能,等你来!扫描下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oshis.com/yjxqx/401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