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esthesiology》杂志是美国麻醉医师协会的官方杂志期刊,由威科集团旗下的利平科特?威廉斯?威尔金斯出版公司(LippincottWilliamsWilkins)出版发行,年的影响因子是7.。
年3月,该杂志刊登了来自医院的麻醉和手术部的DeJong上尉的一篇关于腋窝臂丛阻滞的研究文章。原文标题:Axillaryblockofthebrachialplexus。
背景
上肢的区域神经阻滞是一种有用的麻醉技术。许多上肢手术是创伤所致;因此,这是一种急症,必须在紧急的情况下安排,通常没有足够的时间为病人做手术和麻醉准备。在这种紧急情况下进行全身麻醉并非没有危险。胃内容物误吸的危险一直存在。心肺疾病是常见的疾病,特别是老年人。虚弱或休克的病人不适合全身麻醉。一种简单、安全、可靠的上肢区域麻醉方法是许多上肢手术的麻醉选择,因为这种方法使患者保持清醒,保持保护性反射和呼吸,没有呼吸抑制。臂丛阻滞为外科医生提供了理想的手术条件,因为它提供了:(1)完全放松上肢肌肉,从而使骨折、脱位或离断肌腱的闭合复位更容易;(2)支配血管的交感神经阻滞,减轻术后血管痉挛、疼痛和水肿。从病人的角度看,区域阻滞也是有利的,因为患者可以经历一个术后期间没有恶心、呕吐、脑功能抑制和术后立即疼痛的过程。尽管臂丛阻滞比全身麻醉有明显的优势,为什么外科医生和麻醉师都很少使用臂丛阻滞呢?答案是:之前广泛传授和使用的锁骨上入路臂丛阻滞的并发症发生率过高。正如Accardo和Adriani所述,“当我们使用锁骨上入路臂丛阻滞的时候,我们会带着一定的担忧和恐惧去做。”最可怕的并发症是气胸,1%-4%的发生率是常见的。作者自己的发病率为2.5%(80例中有2例气胸)。这种严重的并发症只需要在私人诊所发生一次,就可以让麻醉医生减少此技术的使用。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其他并发症较少见,包括局麻药浸润并阻滞到星状神经节、迷走神经或膈神经。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的神经后遗症偶见感觉异常或感觉减退。锁骨上阻滞不太适合于儿科实践。为了减少与锁骨上入路臂丛相关的并发症,Bonica和Moore强调了小心和温柔的穿刺,对解剖关系的彻底熟悉,以及将第一根肋骨作为肺的保护盾。采用短而细的针,避免针去试探第一肋骨。另一种更安全,更容易接受的臂丛神经阻滞技术的解决方案是在颈部以外的地方接近臂丛神经。腋窝入路似乎是最符合该想法又能获得完全的上肢阻滞的入路,且最少不适、并发症和副作用。
腋窝阻滞首次提出腋窝阻滞的是Hirschel医生,他使用一根2.5英寸长的穿刺针朝向腋窝顶端进针。Pitkin改良了Hirschel的技术,使用一根更长的(8英寸)穿刺针朝向腋窝顶端进针,进针越过第一肋到达第6和第7颈椎横突附近,由于进针路径过长而没有流行起来。
Adriani曾很好地解释了腋窝阻滞技术。用Adriani的腋窝阻滞法,可以充分麻醉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获得手术所需的麻醉。然而,当手术延伸到腕部或前臂时,经常出现皮肤麻醉斑点,特别是前臂的前外侧皮肤表面,还有屈肘运动的肌松不完全,常常需要补充局部浸润麻醉或全身麻醉。这些麻醉缺陷促使作者对腋窝的臂丛解剖关系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试图找到一种通过腋窝途径提供更完整的臂丛阻滞的技术。
腋窝解剖和构成章节省略。。。
阻滞程序体位和标识:仰卧位,上臂外展90度,肘部屈曲外旋,手背靠于桌面,类似于敬军礼,臂丛神经被牵拉和固定,让腋动脉更加的表浅,处于腋窝前后壁宽阔的肌肉带之间,必要的话麻醉前先做腋窝备皮。在上臂的腋窝表面触摸腋动脉的搏动,在前方胸大肌和后方背阔肌的肌腱中间位置。即使在肥胖和肌肉发达的个体也不困难。一旦发现搏动,尝试追踪能触摸到的腋动脉搏动的最近端。操作者最理想的位置是面对患者的腋窝靠近患者站立。物品准备:26G、2.5cm长穿刺针是足够穿刺到腋鞘进入臂丛神经血管丛,即使是最大体格的患者。很细的穿刺针使神经损伤忽略不计,刺穿动脉静脉微血管不重要的。较短的穿刺针可以预防刺穿腋鞘的外侧壁。局麻药:任何已被证明有效的局麻药,只要它靠近神经和神经血管组织,就能在腋窝阻滞中发挥良好的作用。在作者的手中,1%的盐酸利多卡因(西罗卡因)表现良好,推荐使用。这导致了快速,深入和延长的麻醉,而其优秀的扩散帮助通过神经血管室的麻醉溶液蔓延。肾上腺素几乎总是被添加到局部麻醉溶液中,以产生最终浓度为1/,(肾上腺素原液0.2mL加入50mL配置好的局麻药腋中)。肾上腺素可减少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并通过阻止局部麻醉剂的快速吸收而延长麻醉时间。肾上腺素的浓度和推荐量不会引起全身效应,即使是老年人。尽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针尖在神经血管腔内的正确位置(异感或回血),但臂丛的某些分支的不完全阻滞可归因于注射的局麻药液容量不足。阻滞部位的腋鞘内的神经血管间隔必须被足够填充,以帮助麻醉药物向腋窝中上部臂丛神经束(cord)的近端扩散。长度为L、直径为d的圆柱体的体积计算结果(πd^2/4)/L,神经血管束的直径大约3cm,因此需要7ml的溶液可以填充1cm长的神经血管束节段,注射部位的神经血管束大约3cm长,注射部位位于臂丛神经束(cord)的终末端的远端3cm处。穿刺点近端方向3cm,远端方向扩散3cm,忽略鞘的膨胀,一个约6cm长的圆柱形神经血管间隔,也就是臂丛神经的束的终末端的神经支,应该被局麻药液充分浸润,也就是42ml的容量,50ml是成年男性的最大推荐容量,女性、儿童、老年人应该下调比例。穿刺注射:消毒腋窝穿刺周围,一个穿刺点皮下沉积几毫升的麻醉溶液,可有效阻断肋间臂神经和臂内侧皮神经。带有注射器的针头然后垂直于皮肤向肱骨方向注射。在皮肤上仅前进了几毫米后,腋窝筋膜的轻微阻力被感觉到,这是通过一个最典型的可触摸和可听到的“啪”或“啪”的声音。再向前推进几毫米,针尖穿过腋窝鞘,进入神经血管腔室。通过腋窝鞘插入两针进入神经血管腔室。一个略高于(前)动脉,一个略低于(后)动脉。如果这些标志已经被仔细地识别,如果腋窝鞘的特征突破感已经被察觉,那么毫无疑问,针尖位于神经血管腔室内。然而,在注射麻醉溶液之前,应该寻找正确放置针头的确切证据。这样的证据可能包括一种特殊的感觉异常放射到手,标志针尖接近一个大神经。也可能包括注射器回抽有血,标志针尖进入腋动脉或者腋静脉,不管哪一个都可以肯定针尖进入含有血管神经间隔的腋鞘。如果获得异感,固定穿刺针,10到20mL局麻药液被缓慢地边注射边回抽;退针到皮下,重新向中心穿刺进针直到获得另一个异感。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通常容易刺激到的。另一个神经的刺激异感,是阻滞成功的预兆。深度镇静和昏迷的患者,接近神经的指征可能是手指或者手的突然抽搐,客观的标志与主观的异感一样地有价值。回抽到血不应该引起担心,因为血管和神经一起位于血管神经间隔,此时退针到皮下,调整方向重新进针到之前一样的深度。在获得一种或两种感觉异常后,剩余计算体积的溶液以扇形方式沉积在神经血管腔室内。大约一半的剂量注射在动脉前,其余的注射在动脉后,进针的深度与之前观察到的感觉异常相同。在穿刺注药的过程中,上肢的位置没有改变。腋窝局部感染或腋窝淋巴结的炎症反应是腋窝阻滞的绝对禁忌症。
起效和持续:如果获得异感,起效会是迅速的,上臂的麻刺和温暖,几分钟内就会有麻木的感觉,紧接着是肌肉无力和震颤失去协调性。一根神经可能先于另一根受到影响,但扩散通常在15分钟内就足以保证所有神经完全阻滞。本体感觉的丧失可能是惊人的,病人想象他的手臂横卧在胸部。交感阻滞逐渐显现的,手变得热、干、潮红,表浅静脉是明显扩张的。腋窝阻滞已经用于长达三小时的上肢手术,加入肾上腺素术后平均镇痛4.5个小时,这个系列中记录的最短时间也有三小时,有的病人6个小时时都不痛。逐渐明显;手变得发热、干燥、粗糙,表面静脉明显扩张。该块,未经补充,已用于最长3小时的上肢手术。使用利多卡因和肾上腺素,阻滞后镇痛平均持续四个半小时。这个系列中最短的记录是3小时。有几个病人直到六小时都没有疼痛。尽管麻醉阻滞的效果会比手术持续的时间长,但在手术时间过长的情况下,给病人使用非处方麻醉还是比较合适的。病人在一张狭窄的桌子上以相同的姿势躺上几个小时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容易发怒。分布和镇痛:如果在适当的解剖位置注入足够量的局麻药溶液,所有臂丛末梢大神经均被麻醉。此外,在注射部位皮下浸润使肋间臂神经和臂内侧皮神经麻醉。因此,除了由锁骨上神经支配的近三角肌表面外,整个上肢都是镇痛的。充气止血带使用舒适,无额外浸润。偶尔会遇到整个手的完善的外科麻醉,而前臂和上臂的不完全麻醉和不全肌松,这种情况是因为低于推荐的容量的麻醉溶液用于腋窝阻滞,追加一点局部浸润或全身麻醉将是必要的。结果:从年4月到年10月,93例患者(1例双侧)进行了94个腋窝阻滞。24名患者年龄在15岁以下,最年轻的患者只有1岁半。1例患者神经血管腔室未被充分识别,未能麻醉,另外七名患者麻醉不完善,需要补充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后一组中有五人手麻醉,但腕部和前臂麻醉仅感觉减退。91.5%的病例(94中的86例)获得了完全满意的手术麻醉。并发症:腋窝阻滞的唯一可能的并发症是神经和血管的损伤或局部麻醉剂的血管内注射。未见阻塞后血肿或感染。1例尺神经阻滞后感觉迟钝,无运动无力,持续24小时。未观察到其他神经症状。腋窝血管常被穿刺。该系列中未发生重大药物反应。总结在腋窝神经血管间隔内的臂丛和腋动脉紧密联系在一起,强调了它们到腋窝远端时候变得浅表和易接近的。腋窝臂丛阻滞的关键是腋动脉,在上臂适当的摆体位后腋动脉在上臂腋窝表面容易触诊的,使用一个细短针、一个负压注射器、一个改良的局麻药液容量去填充血管神经间隔,91.5%的患者能够获得完全的阻滞麻醉。与其他入路相比,腋窝阻滞除操作简单安全外,无不良并发症,更容易被医生和病人所接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