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入住ICU的患者中最常见的感染,清除囊上分泌物已被证明可以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对于一些没有囊上吸引的气管插管,快速气流冲击操作清除声门下分泌物是安全有效的。目前也有研究表明气流冲击法联合间断声门下吸引能有效清除气囊皱褶和集聚于囊上的滞留物,可减少囊上吸引管堵管发生率,预防微误吸的发生,降低VAP发生率。所以小编整理出气流冲击清除气囊上分泌物的一些知识点,跟各位老师探讨交流。
2.原理机械通气患者,松开气囊后,患者的呼出气体可以从导管周围呼气,此时蓄积在气囊上方的分泌物可以被呼出气流带出至口腔内。然而,由插管患者产生的呼气流量可能不足以排出声门下分泌物。可以借助挤压复苏球囊产生的较高流量,这种方法成功的关键是两个操作人员合作;复苏球囊必须在呼气开始时挤压。
3.临床效果作者查阅了一些国内外的文献,年有研究关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行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可以缩短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并减少VAP的发生。
年在《RespiratoryCare》刊登了一篇文章:关于快速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声门下分泌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评估。本研究分为两部分:体外研究,在气管插管模型中,将分泌物直接滴注到囊上的区域。通过以不同的体积和在3个气管位置(0、15和30°)的峰值流量的快速流动排出动作将分泌物排出;体内研究,通过声门下分泌物引流抽吸声门下分泌物,然后通过快速流排出动作清除。初始操作后,将亚甲基蓝(2mL)注入袖带上方,然后再次执行操作。作者发现:快速气流冲击技术在体外和体内研究中都是安全有效的,并且受试者对此具有很好的耐受性。体内研究表明,即使通过声门下分泌物引流,快速气流冲击技术也能排出更多的分泌物。
基于此作者认为气流冲击法在临床上可以尝试,下面具体谈下操作细节及一些注意事项。
4.具体步骤在操作前30分钟停止肠内喂养,并提供2分钟的预氧合期。气囊压力保持在25-30cmH2O
协助处于仰卧位
充分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
两人配合,一名操作员将患者气管插管与复苏球囊相连(氧流量10L/min)。将一次呼吸潮气量输送到受试者,然后在呼气开始时,挤压复苏袋以产生高流量(2-3倍患者潮气量);同时,另一名操作员松气囊放气,待患者呼气完再次清除口腔内分泌物,反复操作2-3次,直至分泌物清除完
将患者恢复至半卧位,测量并维持气囊25cmH20-30cmH20
快速气流冲击以清除声门下分泌物,第1步:通过复苏袋进行一次呼吸。B:步骤2:在呼气开始时,操作者挤压复苏袋以产生抵抗受试者呼气流量的高流量。同时,助手使袖带放气,使得气流被迫通过放气的球囊周围的空间排出,并将声门下分泌物带到口腔。
5.适用人群经口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估计持续时间48h,而应该排除PEEP≥10cmH2O和FI02≥0.8,严重肺大泡和气胸病史,仰卧位禁忌症(如头部和/或颈部损伤,颅内压20mmHg,近期硬膜外输注或脊髓麻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和气管切开术。
6.终止条件如果任何的以下标准得到满足操纵将被终止:(1)SPO2≤90%;(2)心率增加20%;(3)受试者的不适;(4)新发不规则心律。
7.注意对于一些患者呼吸机参数设置很高(例如,PEEP10cmH2O),因为当将患者与呼吸机断开时,操作可能导致失去PEEP的风险。尽管与呼吸机断开时间间隔很短,但仍存在失去PEEP的风险,这可能导致肺泡塌陷。因此,这种操作可能在需要高呼吸机支持的患者中是禁忌的。所以对于这些患者,值得尝试使用呼吸机而不是手动操作来模拟快速流动操作以清除声门下分泌物。
参考文献
1.李洁,万娜,孙兵,等.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操作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C]//中华医学会第8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
2.[1]朱艳飞,宋文静,杨燕娣,等.气流冲击法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微误吸的预防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36(19):-.
3.樊华,宋瑰琦,陈霞,etal.两种气流冲击法对清除气管插管气囊上滞留物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5):-.
4.[1]郭闯,储蕴,赵丽艳.气流冲击法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31).
5.LiJ,ZongY,ZhouQ,etal.EvaluationoftheSafetyandEffectivenessoftheRapidFlowExpulsionManeuvertoClearSubglotticSecretionsinVitroandinVivo[J].RespiratoryCare,:respcare..
作者:挽歌朽年,感谢原创作者的来稿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