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自发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原发性气胸
创伤性气胸
月经性气胸

董信凯新肩三针

点击链接→_→免费赠送《万一针—老中医万方琴五十年临证心得》电子版

新肩三针是作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所总结出来的一种针刺方法,验之于临床往往可以取得非常好的疗效。它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肩关节疼痛,无论肩部的各个部位出现疼痛,用新肩三针均有很好的疗效。

新肩三针与传统肩三针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点。

异同点

相同点:都是只用三针,每一针都不离传统经络穴位。

都是传统中医经络理论。关于肩三针有几种不同的认识,有教材认为肩三针是由肩髃、肩前、肩贞这三穴组成,也有认为是肩髃、肩髎、肩前。现在更多的人认为是肩髃为第一针,前后各一寸,分别为第二针和第三针,这也是肩三针。不管哪一种对肩部疼痛均有疗效。

不同点:主要在于刺法,传统肩三针是用直刺进针,新肩三针是用平刺法针刺,穴位定位可固定,也可以是阿是穴。主要特点就是新肩三针可以用三针透五穴、通五经,比传统肩三针治疗范围广,作用强。

新肩三针定位

第一针:肩髃下针,透刺极泉穴。一针刺两穴,沟通两经(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阴心经)。

针刺法:用三寸或四寸针,从肩髃下针,直刺进针透向极泉穴。

注意事项:针尖略向外,不可向内深刺。

第二针:肩前穴下针(或肩前疼痛点,也叫阿是穴),肩前透肩髃,一针两穴通两经(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

针刺法:肩前穴下针,用三寸针(肥人用四寸),十五度角平刺透肩髃,针尖方向朝向肩髃穴。

注意事项:不可向内、向下深刺,以免造成气胸。

第三针:肩贞透肩髃,中间穿过肩髎透刺到肩髃穴,一针三穴通三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阳明大肠经)。

针刺法:用三寸针(肥人用四寸针),肩贞穴下针,十五度角平刺透肩髃穴,中间穿过肩髎。

注意事项:针刺方向要掌握,不可向内、向上深刺,以免造成气胸。

配穴

配穴以经络辩证为主,八纲为辅。

肩前痛、后伸困难者加鱼际。

肩后痛、前伸疼痛者加后溪。

肩上痛、上举困难者加二间透三间。

颈部与肩牵掣样疼痛,加对侧液门透中渚。

急性疼痛可用平衡针灸肩痛穴。

也可选用京城名医金伯华的手针肩痛穴。

针刺手法

由于肩部与肺脏较近,而且针刺使用的是三寸针,不宜使用提插手法。常用捻转手法。

具体手法

患者以肩部疼痛为主,我们可以用龙虎交战法(左捻九、右捻六),有住痛移疼之功,为增强疗效可在局部刺络放血。

患者活动受限,我常用郑魁山前辈的金钩钓鱼手法,先单方向使用搓法,使之滞针,然后轻提针柄以解除肩部肌肉粘连,来治疗肩部活动受限。

肩部怕凉的,可以用捻转搓法,以左转为主,以九龙数为度(针灸大成称,“九阳之数”)。外寒加拔罐,里寒加温针灸。

适应症

肩关节疼痛、活动受限、怕凉,遇寒疼痛加重等,相当于西医的肩周炎。

以上是作者经过数十例肩周炎患者中所总结出一点心得。经过观察,疗效满意。所以,编辑出来共同道商榷。

声明:文章所涉及针法,仅供参考,非专业医师请勿下针。如因针刺出现问题,后果自负。

版权归原创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针灸摘要——手三针、足三针

靳瑞——靳三针轰动世界的针灸三针绝技

一针增食欲——特殊针法亲验

贺普仁:一针一得,46种疾病的单穴治疗秘诀

神奇的“鬼门十三针”疗法!

中医针灸临床必背歌诀增补版(建议收藏)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oshis.com/kfxqx/77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