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账号!
不限学校、不限专业,只要你是医学人都可以领取
不需要转发、不需要点赞、当然您转发小编无比感谢
基本操作考官问答汇总
一、 手术区消毒、铺巾
1、 提问
(1) 肛门手术区域的消毒顺序是怎样?
答:从外周向内
(2) 如果铺好的无菌巾位置离计划切口太远,皮肤暴露过多;应该如何处理?答:应更换无菌巾,取新的无菌巾铺在恰当的位置
2、 提问
(1) 在成人脐部消毒时,可选择什么消毒液?
答:可以用碘伏,也可以用碘酊、酒精等消毒液
(2) 如果铺无菌巾时位置不适当,如何调整?
答:无菌巾不能随意移动,只能用手术区向外适当移动,不能向内移动
3、 提问
(1) 如果手术者己经穿好无菌手术衣在进行切口铺巾,应先铺那块消毒巾?答:应先铺靠近自己一侧的手术巾
(2) 会阴消毒时常用的消毒剂是什么?
答:碘伏或0.1%新洁尔灭
二、 手术刷手法
1、提问
(1) 如果术者刷手时衣裤明显溅湿,怎么办?
答:需要更换洗手衣,重新刷手
(2) 如果前一台手术为污染手术,参加下一台手术前为什么需要再次刷手?答:污染手术中手部有可能被污染,所以必须再次刷手消毒
三、 穿脱手术衣与戴无菌手套
1、 提问
(1) 完成污染手术后接台手术,是否需要重新刷手?
答:需要重新刷手
(2) 穿无菌衣时,术者发现衣袖有一小破口,应如何处理?
答:更换一件手术衣,或戴无菌手套后加一无菌袖套
2、 提问
(1) 刷手冲水时,为什么要保持高肘低位?
答:为了防止手臂水流到手部,污染己刷过的手
(2) 手术刷手时,是否需要应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为什么?
答:不需要,刷手过程主要是为了清洁消毒手臂,而不是为了达到无菌要求。
3、 提问
(1) 穿包背式手术衣时,应该是先系腰带还是先戴无菌手套?为什么?
答:应先戴无菌手套,因为腰带系于腰前,是绝对无菌区域
(2) 手术中,术者肘部外侧接触到手术观摩者,如何处理?
答:需要更换手术衣,或者套上无菌袖套
(3) 为什么消毒过的手仍不能接触手套外面?
答:因为即使消毒过,皮肤毛囊深部仍可能存在细菌
四、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1、 提问
(1)手术时刀片不慎折断,若未对患者造成损伤,应如何处置折刀事件?
答:应立即寻找断端,将其拼合,查找是否有缺损。如有缺损而难以找到,应拍摄术中X线平片,确认没有进入患者体内。
(2)为什么缝合伤口时不能过浅?
答:缝合过浅会留下组织间空隙,造成积血,积液、不利于伤口愈合
2、 提问
(1)手术结束后刀片及针等锐利医用废弃物应如何处理?
答:应与纱布等废弃物分开,放在锐利废弃物容器内,统一处理。
(2)较长切口切开时,一般釆用什么执刀法?
答:一般釆用执弓式。
3、 提问
(1)常用的外翻缝合法有几种?
答:间断垂直褥式外翻缝合法、间断水平褥式外翻缝合法以及连续外翻缝合法。
(2)结扎时打出假结的原因是什么?
答:假结的原因是两个单结的打结手法和方向一致
4、 提问
(1)执笔法常用于切开哪类切口?
答;较小切口
(2)能否是用电刀切开皮肤?为什么?
答:不推荐,因为电刀的电损伤可能会使小血管凝固致皮肤坏死或影响愈合,也增加切口疤痕的发生
五、清创术
1、提问
(1)头面部开放性损伤的伤口具备什么条件可以一期缝合?
答:头面部的伤口,一般在伤后24~48小时内经清创后可以一期缝合
(2)清创后什么情况需要放置引流物?
答:伤口深长,污染严重或损伤时间长的伤口应放置引流物。六、开放性伤口止血包扎
2、提问
(1)四肢骨折用绷带固定夹板时,为何先从骨折的远端开始?
答:可以减少患肢充血肿胀
(2)如何现场判断肢体有骨折?
答:有明显畸形,异常活动,或有骨擦声、骨擦感,可考虑骨折
3、 提问
(1)现场急救开放性骨折,应用包扎术目的是什么?
答:现场包扎伤口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或减轻伤口污染。另外止血作用。
(2)应用止血带止血时一般每隔多长时间放松一次?为什么要放松?
答:一般每隔60分钟放松止血带一次。为了暂时提供止血远端组织的灌输,降低缺血造成的损伤
七、脓肿切手术
1、提问
(1)为什么脓肿切开引流时,要记录填塞的凡士林纱布块数?答:为了防止换药时遗漏凡士林纱布在脓腔内,使创面难以愈合。
(2)如何判断深部感染时脓肿己经形成?
答:穿刺抽出脓液或影像学检查发现脓肿形成
八、 换药与拆线
1、 提问
(1)健康肉芽组织的特点有哪些?
答:肉芽组织呈现新鲜粉红或红色,颗粒细小、均匀,分泌物少,触之易出血。
(2)换药中发现伤口的肉芽过度生长,如何处理?
答:可将其剪除,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压迫止血。也可以用硝酸银溶液烧灼,再用生理盐水擦拭。
2、 提问
(1)气性坏疽切口换药,需要注意什么?
答:换药时要注意间隔,换药后必须焚毁污物,器械特殊消毒。
(2)肥胖患者手术切口出现渗液,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可能是切口感染或脂肪液化
3、 提问
(1)一般腋下、下腹部、会阴部切口术后第几天拆线?
答:术后第5~7天拆线
(2)换药的目的是什么?
答:换药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并处理伤口,促使伤口更好愈合。
九、 吸氧术
1、 提问
(1)应用面罩吸氧有哪些优缺点?
答:面罩吸氧主要优点是吸氧浓度相对稳定,可按需调节,对鼻粘膜刺激小。缺点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咳痰、进食。
(2)在鼻导管和鼻塞吸氧时候,氧流量不能大于7L/min,为什么?
答:过大的流量会对局部粘膜产生刺激。
2、 提问
(1)常用吸氧方法有哪些?
答:单侧鼻导管法、双侧鼻导管法、鼻塞法及面敷法
(2)停止吸氧时,先取下鼻塞,在管流量表对吗?为什么?
答:对,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关闭流量表操作不当造成患者不适
3、 提问
(1)应用面罩法吸氧时一般氧流量为多少?
答:调节氧流量至6~8L/min
(2)慢性呼吸衰竭的患者吸氧治疗时,吸氧的原则是什么?
答:原则上给予低浓度吸氧
4、 提问
(1)请问吸氧术后,需要立即记录哪些具体内容?
答:需要记录给氧时间和氧流量
(2)吸氧时患者鼻腔干燥可如何处理?
答:用棉签蘸温水擦拭鼻腔或用甘油湿润鼻腔
十、吸痰术
1、提问
(1)吸痰时,为什么口咽部吸痰后要更换吸痰管再行气道深部吸痰?
答:为了避免口腔细菌污染深部气道
(2) 年轻患者受凉后岀现咳嗽痰多,除用药治疗外,是否需要吸痰辅助治疗?为什么?答:不需要,患者可以通过咳嗽自主排痰。吸痰只针对一些呼吸机能不全而且自己不能咳出分泌物的患者
十一、胃管置入术
1、 提问
(1)昏迷的患者插胃管时,如何调整患者头部配合操作?
答:先使患者头部后仰,当胃管插入后厌部(约15厘米)时,左手托起患者头部,使其下颌靠近胸骨柄。这样可加大咽部通道的弧度,使胃管沿后壁滑行插入
(3) 应用胃管引流,是否引流的负压越大引流效果越好?为什么?
答:不是,因为过大的负压可能会使胃粘膜堵塞引流管入口,进而影响引流。甚至损伤胃黏膜
2、 提问
(1) 有哪些方法可判断胃管插入胃内?
答:用注射器抽吸出胃液,向胃管内注射空气,同时用听诊器于上腹部听诊有无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置与盛水碗内,观察无气泡逸出,已排除误插入气管内。
(2) 插胃管时如果胃管盘曲在口腔内怎么办?
答:应拔出胃管,重新插入。
十二、三腔二囊管止血法
1、提问
(1) 三腔二囊管拔管前为何要给患者口服石蜡油?
答:可以减轻食管黏膜,胃粘膜与气囊的粘连,避免拔管时引起出血。
(2) 三腔二囊管置管后,牵引过程中为避免粘膜糜烂、损伤,请问要釆取哪些措施?答:要定期放气减压,要避免牵引力过大。
十三、导尿术
提问
(1)使用球囊导尿管时,为什么见尿后要在插入7~10
cm?
答:为了避免导尿管头端的球囊注水时损伤尿道。
(2)严重尿潴留导尿时,第一次放尿液不应超过多少?为什么?
答:第一次放尿液不应超过ml,以免导致晕厥和血尿。
2.提问
(1)男性导尿时,为什么要将阴茎提起?
答:为了减少后尿道弯曲弧度,便于导尿管插入。
(2)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如何训练保持膀胱的功能?
答:应间歇夹闭导尿管,每3~4小时开放一次,保持膀胱充盈,训练膀胱功能。
3.提问
(1)女性导尿时,要注意避免误插入哪个部位?
答:要避免误插入阴道。
(2)长时间留置导尿管,需多长时间更换一次导尿管?
答:一般5~7天更换一次。
4.提问
(1)如果用Foley导尿管导尿,在给球囊注水前需要特别注意什么问题?
答:一定要保证球囊己经完全位于膀胱内,以免注水时误伤尿道。
(2)导尿术的适应证有哪些?
答:尿潴留、泌尿系统手术后、急性肾衰竭记录尿量、不明原因少尿无尿并可疑尿路梗阻者、膀胱冲洗、盆腔器官术前准备等。
十四、动、静脉穿刺(动脉穿刺助理不考)
提问
(1)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前,为什么要用肝素冲洗注射器?
答:为了防止血液凝固,影响血气分析的结果。
(2)抽动脉血行血气分析时,为什么穿刺后要立即将针头插入软木塞?
答:为了防止空气进入注射器,影响血气分析结果。
2.提问
(1)静脉穿刺时,如果抽岀鲜红色血液说明什么情况?此时应当如何处理?
答:说明可能穿刺到伴行的动脉,应立即拔出穿刺针,并压迫穿刺点5分钟止血。
(2)股静脉穿刺时,为什么建议斜行穿刺?
答:为了减少穿刺后局部渗血。
十五、胸腔穿刺术
提问
(1)胸腔穿刺时胸膜反应的表现有哪些?
答:穿刺中患者出现头晕、心慌、胸闷、出汗、面色苍白,甚至晕厥。
(2)因脓胸行胸腔抽液,一般抽取多少脓性胸水?
答:脓胸时需尽可能抽净脓性胸水。
(3)气胸患者的穿刺点选什么部位?
答: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4咎肋间。
2.提问
(1)胸腔穿刺时为什么要选用肋骨的上缘?
答:因肋骨下缘有神经、血管通过,肋间动脉常沿上一肋骨的下缘行走,从肋骨上缘进针可以避免损伤神经、血管。
(2)作诊断性胸腔穿刺时,通常应抽取多少胸水?
答:诊断性胸腔穿刺通常抽取50~ml胸水。
十六、腹腔穿刺术
提问
(1)大量腹腔放液后,为什么要用腹带束紧腹部?
答:防止腹腔压力降低过快,以控制腹腔容量,防止内脏血管扩张引起休克。
(2)大量腹腔积液可以一次性把腹水抽净吗?为什么?
答;不可以,过多放液可引起电解质紊乱,以及腹压突然下降导致血液重新分布,肝硬化患者还会诱发肝性脑病。
(3)腹腔大量放液时,如何操作才能避免腹水漏出和休克发生?
答:穿刺时,进针要斜行,穿过腹壁各层时穿刺位置不同,可减少腹水漏出。放液不能过快,穿刺后应将预先放置好的腹带束紧,以防内脏血管扩张引起休克。
2.提问
腹腔穿刺常可选用哪些部位?
答:平卧时脐与左骼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处;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cm,偏左或偏右1.5cm处。侧卧位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交点。对少量或包裹性腹水,常需在B超指导下定位穿刺。
十七、腰椎穿刺术(助理不考)
1.提问
(1)腰椎穿刺术后去枕平卧的目的是什么?
答:避免引起低颅压性头痛。
(2)腰椎穿刺时,患者感到一条腿放电样疼痛说明什么?答:穿刺时过于偏向放射痛一侧,刺激了同侧的神经。
(3)腰椎穿刺时为什么让患者尽量抱膝使后背弯曲?答:为了使腰椎棘突之间的间隙扩大,利于穿刺。
十八、骨髓穿刺术(助理不考)
1.提问
(1)骨髓穿刺常见部位有哪些?
答:骼前上棘、骼后上棘、腰椎棘突、胸骨。
(2)疑血友病,是否可以做骨髓穿刺检查以明确诊断?
答:不能。
(3)骨髓穿刺检查是否需要同时做外周血涂片检查?为什么?
答:需要同时做外周血涂片检查,目的是对照检查。
十九、骨髓损伤的搬运
1.提问
(1)搬运脊柱损伤患者时,为什么要三人双手平托并同时用力?
答:脊柱损伤的患者,在搬运过程中不能使脊柱弯曲和扭动。
(2)颈椎损伤患者搬运时,为什么要专人托扶患者头部并向外牵引?
答:为了避免加重颈椎损伤处脊髓的损伤,减轻疼痛。
(3)为什么要用硬板搬运脊柱损伤的患者?
答:在搬运脊柱损伤的患者过程中不能使其脊柱弯曲和扭动,所以必须用硬板搬运。
二十、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技术
提问
(1)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的目的是什么?
答:主要是对骨折临时固定,防止骨折断端活动刺伤血管、神经等周围组织造成继发性损伤,并减少疼痛,便于抢救和搬运。
(2)四肢骨折现场急救外固定常用方法有哪些?
答:常用夹板、三角巾固定。
(3)考虑为静脉出血时,应该在患肢的何处应用止血带?
答:应该在出血灶的远端应用止血带。
2.提问
(1)如何现场判断肢体有无骨折?
答:有明显畸形,异常活动,或有骨擦音,可考虑骨折。
(2)开放性骨折现象包扎伤口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答:现场包扎伤口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或者减轻伤口感染,另外有止血作用。
(3)四肢骨折用绑带固定夹板时,为何应先从骨折的远端缠起?
答:可以减少患肢充血水肿。
二十一、心肺复苏
1.提问
(1)为什么胸外心脏按压不能过轻?
答:胸外心脏按压过轻不能起到按压心脏的效果。
(2)人工呼吸时,患者取什么头位呼吸道通畅?
答:头部后仰,下颌向上提起,下颌和耳垂连线与床面垂直。
(3)婴幼儿心外按压的要求有哪些?
答:婴幼儿心脏位置较高,按压部位在胸骨中部,频率至少次/分,按压深度应结合患儿的大小,在l.5~3.5cm的范围内。
二十二、电除颤(助理不考,但是属于超纲题)
1.提问
(1)为什么除颤电极板要涂导电糊或垫湿纱布?
答:为了电除颤的电流能全部传导入患者体内,并避免皮肤灼伤。
(2)同步电复律与非同步电除颤各用在哪些心律失常?
答:同步电复律用于除室颤以外的快速性心律失常。非同步电除颤仅用于心室颤动。
二十三、简易呼吸器的使用
1.提问
(1)简易呼吸器呼吸囊挤压的频率是16~20次/分,有气胸的患者是否应适当加快?为什么?
答:不正确。气胸是使用简易呼吸器的禁忌症。
(2)急救时应用简易呼吸器,看到患者有自主呼吸后,是否随即停止?为什么?
答:不应马上停止。此时尚未达到有效的正常供氧。
(3)患者有自主呼吸时,如何挤压呼吸囊使之与患者呼吸同步?
答:在患者吸气之初顺势挤压呼吸囊,达到一定潮气量便完全松开呼吸囊,让患者自行完成呼吸动作。
(4)应用简易呼吸器时,为什么要尽量托起患者下颌使头后仰?
答:为了减少呼吸道曲度,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十四、穿、脱隔离衣
1.提问
(1)隔离衣的哪些部位是清洁区?
答:隔离衣的内面及衣领为清洁区。
(2)为什么在穿隔离衣颈后系结时要求两肘部外展?
答:为了避免隔离衣袖口触及脸颊,造成污染。
(3)脱隔离衣时,如果衣袖触及面部,怎么办?
答:应当立刻用肥皂水清洗面部。
(4)脱隔离衣时,能否先解开衣领再洗手?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衣领为清洁区,手术未消毒前接触会污染衣领。
执业医师(助理)完整讲义
执业医师(助理)彩色笔记
临床执业(助理)实践技能考前秘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