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 老人和小孩吞咽能力弱,极易出现异物卡喉。尤其是两岁以下的孩子,对周围新鲜事物好奇,在活动中或哭笑过程中,吃东西时很容易造成食物呛入气管。小孩在活动、哭闹、玩耍、大笑的时候,家长切勿让孩子吃东西。平时在给老人、孩子准备食物的时候,也尽量切成小块,吃的时候要细嚼慢咽。果冻、坚果、块糖等食物尽量避免食用。喝酒后意识不清醒的人回到家一定要有人看护,避免呕吐物造成气管堵塞,引起窒息。
气道异物也可能是一种“安静”的疾病。异物被吸入后,可能滞留于与异物大小及形状相应的气管或支气管内。此时患儿可能不会出现症状,或仅是轻度咳嗽、呼吸困难,容易被家长忽视,因此在临床上又被称为“无症状的安静期”。时间长了,患儿可能出现持续的顽固性咳嗽、发热、脓痰等症状,引发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等疾病,严重者还将并发气胸、纵隔气肿、心力衰竭等。所以,咳嗽、疑似肺炎等症状经过药物治疗仍不见好转的,也要高度怀疑气道异物的可能。
什么是气道梗阻?
气道异物造成的气道梗阻分为两种:一是不完全梗阻;二是完全梗阻。
当孩子无法正常发声,但可以“啊”“啊”喊叫时,是气道不完全梗阻,应首先鼓励孩子自行咳嗽排出异物。这时不要去拍打孩子的后背,以免打断其咳嗽的节奏。如果孩子无法通过咳嗽排出异物,且完全发不出声音,张着嘴,使劲抓自己的喉咙,就是气道已完全梗阻。此时,“4分钟”黄金急救时间要抓住,可立即采取“海姆立克急救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就是针对气管完全梗阻导致窒息的一种急救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残留的空气形成一股气流向上冲入气管,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如果错过了这几分钟的最佳急救时间,孩子可能因为缺血、缺氧导致不可逆的脑部坏死,就算最后抢救过来也会留下严重的并发症。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急救不能站立的婴幼儿
救护人坐着或者跪在地上,用一只手的两个手指夹住孩子的颧骨(起到固定头部的作用),让孩子头冲下45度趴在救护人的前臂上,再用另一只手掌的掌根大力拍打孩子两个肩胛骨连线的中点处5次。然后,将孩子翻过来躺到救护人另一侧手臂上,以便检查异物有无排出。如没有排出,再用两个手指按压孩子两个乳头连线中点处5次。如果异物还是没有排出,重复以上动作。
急救可以站立的儿童
救护人单膝跪地或蹲或站在儿童身后,手臂伸出搂住孩子,右手握拳顶住其肚脐上方两指处,左手包住右拳,向后上方冲击,直至异物排出。对于成人,急救方法大致相同。
不得不说,“海姆立克急救法”虽有成效,但也可能产生合并症,如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或撕裂等。若救护人的手法不熟练、操作过于紧张、小儿不配合,则可能效果不好。
另外,家长千万不要将手伸入孩子嘴中抠取异物,这样做可能将异物推至声门下或者更深的位置,人为导致完全性的气道梗阻,甚至死亡。其实不仅是孩子,成年人和老年人因气道异物发生意外的情况也不少见,希望大家给予充分重视,并尽可能掌握更多的急救知识。
来源:北京日报第一儿科图片来源网络、视频来源腾讯视频
编辑:裴燕红
(声明:“健康开封”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