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石症的医学名字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alvertigoBPPV)是指头部迅速运动至某一特定头位时,出现短暂阵发性发作的眩晕及眼震,由于征象是在头部运动过程中出现,故有变位性眩晕之称。本病为眩晕疾患中最为常见者。
在内耳中的椭圆囊和球囊上,一种感受直线加速度的结构,称为囊斑。它的表面有一层耳石膜,有很多碳酸钙的结晶,称为耳石。(显微镜下的耳石)
半规管是一个负责管理平衡的装置,当人改变体位时,半规管内淋巴液(俗称耳水)的流动方向也会相应改变,从而传递信息给平衡神经来调节人体平衡。而耳石脱落后,会直接影响淋巴液的流动,给平衡神经提供不正确的刺激信息,平衡神经对这些信息不胜负荷,就可能引发眩晕。因此,也叫做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眩晕患者中,BPPV的占17%~22%,有学者认为占周围性前庭疾病的20%~40%,且认为比梅尼埃病发病率多一倍。女性多于男性,可有家族性。多发生于后半规管,其次为外半规管,发生于前半规管最少。
大部分病因不明(约占68%),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特发性,称为耳石病,占34%~68%,另一类为继发性(Baloh等),继发于前庭神经炎(有作者认为,可有15%的前庭神经炎可以发作BPPV)、梅尼埃病、突聋、病毒性迷路炎、内听动脉缺血、偏头痛、头外伤、中耳和内耳术后、人工耳蜗术后、耳毒性药物损害、耳硬化症、内耳畸形、慢性中耳乳突炎及颈性眩晕等。
常见的诱因:耳石老化、人体过度疲劳、头部外伤等是造成耳石脱落常见的原因。此外,供应椭圆囊的血管阻塞、中耳炎、噪音、药物中毒等因素,也可能引起耳石脱落。
耳石症的临床表现有5个特征:(1)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2)旋转性:眩晕有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3)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4)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5)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耳石症可导致的症状:典型的:头晕,眩晕,晕车,晕船,晕机,恐高。不典型的:头晕脑胀,头沉,头重,头上带箍感,带发卡感,半边头麻木感,脚踩棉花感,踏步蹬空感,不敢上桥,速度过敏,走路撞人,站立不稳,常摔跤摔倒。脑震荡后遗症:晃脑袋时仿佛脑袋里面有东西。学生阅读疲劳,看书头晕,头蒙,看字跳行,阅读难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差。小儿多动症。大部分是耳石症引起的,耳石复位治疗后,症状立刻缓解。特别注意:部分人耳石症,会导致焦虑,抑郁,狂躁,性欲减退,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抑郁症的人,要检查一下,排除耳石异位引起。诊断耳石症的诊断依据于典型的临床表现和Dix-Hallpike试验用于诊断后或者上半规管。滚转试验用于诊断水平半规管。治疗耳石症的治疗有手法复位、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以手法复位,机器复位为首选。
一、手法复位
Epley手法
Semont手法
Brandt-Daroff习服练习
二、机器治疗
我院采用的大型前庭功能诊疗系统SRM-IV前庭功能诊疗系统,是将患者固定在仪器座椅上,通过电脑控制,按预设的速度、加速度、旋转角度等参数转动旋转盘(主轴)和弓形臂(副轴),带动体位固定椅上的患者进行三维转动,并诱发出病人的眼震,将这些参数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病人是否患有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所患侧别、管别、及耳石异位症的类型。然后根据病变类型的不同,按预设方案,再次转动主轴及附轴,将存在于半规管特殊部位的耳石,按设定的方向从半规管回到椭圆囊中,去除耳石对半规管壶腹嵴的刺激,使患者症状得到消除。次高压平衡氧促进耳石吸收达到治疗和减少复发的目的。
耳石复位的禁忌症
1、骨折不能快速倒下或翻转;
2、近期颈椎骨折、手术或颈椎不稳;
3、椎动脉夹层或主动脉不稳定病变;
4、近期出现视网膜脱离;
5、近期有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及脑血管意外等。
三、针灸中药治疗
针灸中药治疗
1、针灸治疗
实证:风池、百会、内关、太冲(肝阳上亢加行间、俠溪、
太溪,痰湿中阻加中脘、丰隆、阴陵泉)
虚证:风池、百会、肝俞、足三里(气血两虚加气海、脾俞
、胃俞,肾精亏虚加志室、悬钟、三阴交)
八脉交会穴(窦氏八穴):内关、外关、列缺、后溪、申脉
、照海、公孙、足临泣
头针法:顶中线
2、中药
肝阳上亢∶天麻钩藤饮
痰浊中阻∶半夏白术天麻汤
气虚亏虚∶归脾汤
肾精不足∶偏阴虚者左归丸,偏阳虚者右归丸
四、BPPV耳石复位后的残存头晕
?BPPV复位后,约60%的患者有症状残留
?症状:漂浮感,昏昏沉沉,转头、站立行走时短暂的
不稳感
可能的病因:
(1)耳石复位不完全
(2)耳石器有潜在的病变,耳石器功能障碍
(3)BPPV有共存的前庭病变
(4)耳石复位后中枢代偿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复位效果不良及残余症状的处理
?若复位3次无效,第2天重新检查、复位。
残余症状:部分患者复位成功后,遗留头昏沉、行走不
稳、颈部僵痛。
敏使朗12mgpotid
西比灵10mgpoqn
艾司唑仑片1mgpoqn
异丙嗪12.5mgimqn
前庭康复(眼训练、头训练、体位训练)
注意鉴别
1、必须与中枢性眩晕鉴别:绝大部分中枢性眩晕病灶位于后颅窝(小脑附近),诊断BPPV前必须行头部CT或MRI检查,排除颅内病变,尤其是小脑出血、小脑梗塞、小脑囊肿,其症状和BPPV极其相似。颈性眩晕是非常罕见的临床现象(头晕与眩晕的鉴别)。耳石症由于多在头位变动的时候产生,而且现在伏案工作的人群增多,所以很多患者一拍颈椎片都有问题,就容易简单地把这种眩晕和颈椎病画上等号。2、此病虽为耳鼻喉科疾病,但常首诊于神经科,易误诊为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耳石症患者应道到耳鼻喉科专科就诊,以免延误病情。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