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凌晨时分,惊闻阿根廷传奇球星马拉多纳因心脏疾病去世,享年60岁,令人十分悲痛。在球场上的经典瞬间"上帝之手,成为球迷心中最深的记忆。但是,球王的陨落也不是没有先兆。
一代球王终究没能逃过病魔的魔爪
年10月29日,马拉多纳正式宣布退役。退役之后,由于酗酒甚至吸毒等不良的生活经历,马拉多纳曾经多次入院,心脏和肺部都出现过病症,甚至一度遭遇过病危的险情。最严重的一次是年因肺部感染引发心脏病紧急住院,一度出现心跳和呼吸停止。
据阿根廷《奥莱报》报道,11月2月马拉多纳被发现患有硬膜下血肿——指颅内出血,紧急进行了脑部手术治疗,11日出院,术后情况就不是很好,身体和心理状态都有些欠佳。
11月26日凌晨时分,马拉多纳从昏迷到最终去世,大概只有12分钟的时间,悲剧已经发生,愿天堂没有病魔,球王一路走好!
吸毒、酗酒、肥胖、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病都成了这个巨星健康路上的拦路虎,这次脑出血更是最危险的信号了!
一旦出现心脏骤停,对大脑会造成不可逆伤害,黄金救援时间只有4分钟,心脏复苏抢救非常关键。
在1分钟内开始心脏复苏,抢救成功率可达90%!
在4分钟内开始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可达50%!
每晚1分钟急救,抢救成功率会下降10%!
超过10分钟以上,抢救成功率几乎为0!!!
什么情况下易发生心脏骤停?
我国每年有近54.4万人猝死,平均每天约人因心源性猝死离世,居全球之首。心脏骤停的原因分心源性和非心源性两大类,70%以上是心源性。
心源性原因包括:冠心病(最为多见),心肌炎、心肌病、心瓣膜病、心包填塞、某些先天性心脏病等。
非心源性原因包括:触电、溺水、过劳、药物中毒、颅脑外伤、低温/体温过高、低血容量、低血糖/高血糖、肺栓塞、气胸、哮喘等。
事实上预防冠心病等心脏病就能很大几率上降低心脏骤停的发生率,而掌握急救术很大程度上能降低心脏骤停的死亡率。
发生心脏骤停,掌握心肺复苏能救命
我国心搏骤停时的急救成功率不足1%,能够掌握心肺复苏这项急救技能的人还不足1%。中国心肺复苏周”倡议心肺复苏(简称CPR)培训需全民普及。通过高质量的心脏复苏术提升院外急救生存率迫在眉睫。那么心脏复苏怎么做?
判断两个实施条件
1.患者意识是否丧失
常用的方法是双手拍打患者肩部,呼叫患者名字,没有反应就说明有意识丧失。
2.患者呼吸是否停止
常用方法是看鼻子下面是否有呼吸气流或侧头平视看胸壁是否有起伏。
如果患者丧失意识、停止呼吸才能实施急救
掌握四个操作要点
1.保持气道通畅
心脏复苏前可通过仰头-抬颏法和托颌法保持气道通畅,简单来说就是用手抬起对方的头和颈部,将患者身体放平。检查对方口腔是否有异物阻塞气道,是否咬到舌头。
2.标准姿势
双手交叠紧扣,掌根放在两乳头连线中点;肘部不能弯,快速用力向下压;按压时上半身前倾,腕、肘、肩关节伸直,以髋关节为支点,垂直向下用力,借助上半身重力进行按压。
3.按压频率
—次/分,每次按压结束时手是对胸壁没有压力的,以保证胸腔充分回弹。
4.按压深度
为1/3胸腔的距离。成人至少5-6cm(双手交叠按),儿童5cm(单手按),1岁以下婴儿4cm(两指按)。
掌握以上要领,在发现有人心脏骤停后,拨打的同时,就可以立即对患者实施心肺复苏,这个时候第一目击者就是在和生命赛跑,千万不要傻等,抓住黄金4分钟实施心脏复苏,关键时刻能救命。考虑到操作的专业性和传染病风险,未经训练的非专业救援者可进行单纯胸外按压式心脏复苏,人工呼吸和除颤为非必须项目。
参考文献:
①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