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破胸膜或后腹膜和空气栓塞
在行胸段硬膜外麻醉的穿刺过程中,穿刺针偏向一侧,进针又过深,可能刺破胸膜,产生气胸或纵隔气肿。
1.气胸:常因胸段穿刺时穿刺针滑向一侧,进针过深,损伤胸膜所致,可伴纵隔气肿和皮下气肿。气胸时可胸腔抽气治疗,张力性气胸应作闭式引流。
2.用空气测试硬脊膜外腔阻滞腔时,注入量过大,空气从颈椎、朐椎的椎旁孔逸出,沿深筋膜,向颈、胸部皮下组织扩散,查体时有明显的捻发音。皮下气肿,程度不重,可自行吸收。
3.临床上有报导,因硬脊膜外腔血管破裂或导管进入血管,用空气测试时,气体经血管扩散,并发肺栓塞。
空气栓塞
行硬膜外穿刺时,利用注气试验判断穿刺针是否进入硬膜外间隙,是常用的鉴别手段,也为空气进入循环提供了途径。
硬膜外穿刺针粗,针口斜面大,易损伤硬膜外血管,而妊娠期或腹部巨大肿瘤患者,硬膜外血管增粗,更增加损伤血管的机会。
硬膜外穿刺注气量如仅2ml左右,则不致引起明显症状,若注气速度达2ml/(kg·min)或进气量超过10ml,则有致死可能。
处理措施:
一旦诊断为静脉气栓,应立即置病人于头低左侧卧位,不仅可防止气栓上行入脑,还可使气栓停留在右心房被心搏击碎,避免形成气团阻塞。对心脏停搏者,如胸外心脏按压2~3分钟无效,应立即剖胸按压并作心室穿刺抽气。
预防措施:
1.穿刺针过深时未触及黄韧带应查明原因,不能盲目进针注气试验时,空气用量应小,或者用盐水作注液试验。
2.血管破裂,导管进入血管时,应禁用空气测试,可用生理盐水,或者退出导管。
3.最新的麻醉指南已经不建议用空气做硬膜外腔的负压试验。
所以医生要不断的学习及时更新医学知识。
温馨提示:本平台已开通文章搜索功能,可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治疗皮肤病最好医院在哪里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