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膜腔内积聚气体,导致气胸的形成。在胸部损伤的各类情况中,气胸的发生率紧随肋骨骨折之后,位列第二。气胸通常是由利器或肋骨断端刺破胸膜、肺及支气管所引起,使得空气得以进入胸膜腔。气胸可进一步细分为闭合性、自发性、开放性和张力性等不同类型。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讨气胸的定义以及其常见的发病原因。
、胸部外伤这可能是导致气胸的常见原因,特别是肋骨骨折和胸内压升高时,可能会刺破支气管,导致“肺坠落征”(垂肺征)的出现。
2、肺部疾病诸如慢性阻塞性肺病、哮喘、囊性纤维化和肺炎等,这些疾病都可能造成肺损伤,从而引发气胸。
3、肺大疱破裂肺大疱是肺泡融合形成的含气囊腔,虽然平时无症状,但其破裂后空气泄漏可能诱发气胸。
4、医源性原因包括气管切开术、尝试或插入中心静脉导管、机械通气(特别是在维持PEEP的患者中,有高达25%的风险发生气胸,可能是双侧或张力性状态),以及胸腔放射治疗。
5、自发性气胸这是气胸的常见病因,尤其在20~40岁的年轻人中更为常见。吸烟者和瘦高体型的人更容易发生自发性气胸。又称单纯性气胸,常发生于闭合性损伤,此时胸内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空气可能通过肺的破裂口或胸壁小伤口进入胸膜腔,随后这些伤口会迅速闭合,阻止空气进一步进入。由于胸膜腔与外界大气隔绝,胸膜腔内的压力持续低于大气压。胸膜腔内积聚的空气量决定了伤侧肺萎陷的程度。随着胸腔内积气增多和肺萎陷程度的加剧,肺表面的裂口会逐渐缩小,甚至在吸气时也保持闭合,气胸因此趋于稳定并可逐渐自行吸收。然而,伤侧肺的萎陷会导致肺呼吸面积减少,进而影响通气血流的平衡,最终损害肺的通气和换气功能。同时,伤侧胸内压的升高会推动纵隔向健侧移位。胸腔宛如一个封闭的容器,其中左右两肺恰似容器中的双气球。当气球——肺破裂时,胸腔内便会充入气体,形成气胸。在严重情况下,气胸会严重影响呼吸功能,甚至可能压迫大血管,导致心脏和血管移位,进而引发循环衰竭,危及生命。值得注意的是,自发性气胸是一种无外力作用的气胸,即它可能在不明确原因的情况下发生。外界空气通过胸壁伤口或软组织缺损处,随着呼吸自由进出胸腔,导致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相通。这种开放性损伤使得伤侧胸膜腔的负压消失,肺萎陷,纵隔移位,进而影响健侧肺的扩张。此外,反常呼吸也可能发生,即含氧低的气体在两侧肺内重复交换,造成严重缺氧。火器伤或锐器伤导致的胸壁缺损创口,会使胸膜腔与外界大气直接相通,空气可自由进出胸膜腔,形成开放性气胸。
而张力性气胸则是一种特殊情况,其特点是胸膜腔的破裂进气口只能进气不能出气,类似于打气筒吹气球的效果,气体只进不出,导致胸腔内压力持续升高。这种情况下,受伤侧胸部的肺组织会被压缩,纵隔可能因气体的大量占位而被推向无气胸侧。
诊断气胸通常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影像学检查。肺萎陷的程度可以用来评估气胸的严重程度。具体来说,如果肺萎陷的比例小于30%,则被归类为小量气胸;当肺萎陷达到30%至50%时,被诊断为中量气胸;而肺萎陷超过50%的情况,则被视为大量气胸。
6、体格检查对于大量气胸,医生常能通过体检做出诊断。使用听诊器会听到一侧胸壁的正常呼吸音消失,而叩诊则会发现鼓音。当空气在胸部皮肤下聚集时,医生可以通过触诊或听诊发现捻发音。
7、胸部X线片胸部X线片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手段。患者会出现弧带状透亮影,内侧缘可见脏层胸膜线影,同时气管和纵隔会向健侧移位。
8、胸部CT胸部CT可以更详细地显示气胸的情况。患者会观察到脏层胸膜线,它呈现为弧形细线样软组织影,与胸壁平行并向胸壁方向凸出,其外侧则是无肺组织的透亮区。
气胸的治疗方法因气胸种类而异,因此一旦发生气胸,应立即就医以确定治疗方案。轻者可能无需特殊治疗,而严重者则可能需要紧急处理以防止病情恶化。、对于积气量较少的病人,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胸腔内的积气能够自行吸收。
2、针对中大量气胸患者,则需采用胸腔闭式引流的方法进行治疗。若为张力性气胸,则需紧急抢救,通过胸壁穿刺置管引流来迅速释放出高压气体。
3、若气胸病情严重,并伴有大量出血或严重器官组织损伤,则可能需要外科手术来进行修复。
4、对于那些反复发作的自发性气胸患者,多数情况下是由于肺大疱破裂所致,因此也需要通过手术来进行修复。
如何预防气胸: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反复发作气胸的患者。
9、如何预防气胸: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反复发作气胸的患者。
、要尽量避免进行剧烈运动、咳嗽、提重物或上臂高举、举重运动以及用力解大便等可能诱发气胸的活动。
2、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至关重要,应戒烟、戒酒,并多摄入粗纤维食物,以确保大便通畅。
3、注意保持身体温暖,并确保空气清洁,以预防上呼吸道感染。
4、在气胸未完全治愈之前,应避免乘坐飞机,并禁止进行潜水、跳水等高风险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