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经皮肺穿刺活检术
经皮肺穿刺是指在医学影响设备(胸部X线、CT)的引导下,利用活检针经皮穿刺通过胸壁、胸膜腔脏层胸膜刺入肺组织,以获取病理诊断所需的组织或细胞标本的诊断技术。
二、为什么要进行穿刺活检术
穿刺活检的目的是为了明确诊断,指导下一步治疗。仅根据片子的影像学表现判断疾病的良恶性质经常容易出现误诊。即使高度疑似肺癌的患者,也需要通过穿刺活检后的病理检测了解肺癌的具体细胞学类型、分化程度、靶向药物治疗敏感程度等相关信息。
三、临床上常用的活检方式有哪些?
1、开胸活检或者微创的胸腔镜活检:缺点是创伤比另外两种活检方式要大,尤其是开胸活检。而且这两种方式需要全身麻醉,所以患者要面临可能随之而来的全麻并发症风险。其优势是如果是肺内病变是单发的结节或者暂时没有发现转移,可以活检定性+手术切除一次性完成。
2、纤维支气管镜穿刺活检:从口咽部送入一根软管,经过气管、支气管到达患处,通过前端的超声探头探测到肿瘤所在位置进行穿刺活检,有点类似于做胃镜。医院都可以开展,属于应用最广泛的活检方式。缺点是超声很多时候观察不清楚病变的位置和形态,从而造成穿刺取出的病理组织较少、较碎达不到病理诊断标准,所以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的情况。
3、CT引导下穿刺活检:CT扫描是对肺部肿瘤是最清晰的成像方式,所以在CT引导下进行穿刺活检是观察病变最清楚,穿刺最准确的方法,而且活检出的标本完整、体积基本可以满足病理学相关诊断的要求。但由于CT引导方式需要经表皮逐层穿刺至肺内,经过的路程较长,所以对于技术的要求极高,相对于前两种活检医院和每一个医生都可以完成。可能出现并发症的概率介于前两种活检方式之间。
四、胸部病变穿刺活检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
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气胸和肺出血:
1、气胸由外界空气通过穿刺通道进入压力较低的胸腔内引起,就像车轮胎发生漏气。少量气胸不会引起严重不适也不需要任何处理,大量气胸(肺功能差、肺气肿、肺大泡的患者容易发生)需要将胸腔内气体引流出来。一般情况下,这些处理在穿刺手术室即可完成,方便快捷,极少数患者需送至急诊留观。
2、肺出血由穿刺针刺破血管引起,正常情况下针尖刺破细小血管不足以导致致命性大出血的发生,尤其是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会很快止血。少量肺出血不会引起任何症状,但如果血液流进末梢气管,会使患者将血液咯出体外。咯血属于常见现象,一般随着时间的延长咯血量会逐渐减少。
当然,肺穿刺活检的并发症还不止这些,详细的种类、预防措施、处理方法可以在门诊就诊评估时和医生详谈,在进行肺部穿刺活检手术前还需要签署知情同意书,里面列举的比较详尽。总体而言,肺部穿刺活检术是安全可行的。
五、手术前该怎么准备?
化验检查准备:
1、术前验血1(必备项目):包括血常规、生化(肝肾功能、血糖等)、凝血功能、感染筛查(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如医院验过血且结果正常,则不需要重新化验。
2、术前验血2(部分患者必备项目):肿瘤标志物、甲功、血沉等。
3、术前检查1(必备项目):胸部CT(增强CT或者平扫CT),心电图。
4、术前检查2(部分患者必备项目):肺部条件较差或喘憋明显的患者需要做肺功能检查;有心脏病史的患者需要做超声心动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冠脉CT等;如果外院带来的片子看不清楚或者判断疾病有进展需要重新做胸部CT(增强CT或者平扫CT)、胸部MR(增强MR或者平扫MR)、PET-CT等。
患者准备:
1.了解经皮肺穿刺术的目的、方法及要求,保持情绪稳定,树立信心。
2.屏气训练以减少穿刺过程中因呼吸运动导致穿刺针划伤胸膜。方法:患者平静呼吸数次后屏气5秒,反复训练,使患者较长一段时间达到自我调节呼吸频率和深度,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3.术前签署检查知情同意书。
4.术前安置留置针。
5.咳嗽较剧烈的患者可服用镇咳药止咳,症状好转后再行穿刺。
六、术中应该怎样配合医生呢?穿刺时配合医生做好屏气,避免咳嗽,以防划破胸膜。术中遵医嘱采取适宜的卧位并保持。
七、术后该怎么做呢?
术后卧床休息,24小时内减少活动,禁止外出。术后若出现少许痰中痰血,适当休息可自行止血。若出血量增多,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遵医嘱使用止血药物。术后若稍感胸闷加重、呼吸困难明显、胸痛等不适,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及时排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但应避免剧烈咳嗽。
编辑:满静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