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下哪项与肺功能无关
A.气体交换
B.防御功能
C.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
D.合成、激活和分解生物活性物质
E.过滤
2.影响纤毛运动的因素不包括
A.雾化吸入
B.吸烟
C.吸入麻醉药
D.病毒感染
E.慢性支气管炎
3.气体交换场所为
A.鼻腔
B.气管
C.支气管
D.纤毛
E.肺泡
4.维持胸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A.胸膜腔密闭
B.呼气肌收缩
C.吸气肌收缩
D.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均匀分布
E.肺泡压低于大气压
5.内呼吸是指
A.外界空气与肺泡气之间的气体交换
B.肺泡气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不同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
D.组织细胞与毛细血管血流之间的气体交换
E.细胞器之间的气体交换
6.评价肺通气功能,下列哪个指标较好
A.潮气量
B.功能余气量
C.肺活量
D.时间肺活量
E.潮气量与肺活量之比
7.肺顺应性是
A.顺应人工呼吸的能力
B.在单位压力下引起的肺容量改变
C.对抗人工呼吸的能力
D.对呼吸肌做功大小的适应性
E.每一呼吸周期呼吸肌的做功
8.动态顺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道阻力
B.肺组织弹性
C.功能残气量
D.潮气量
E.呼吸肌肌力
9.静态顺应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气道阻力
B.肺组织弹性
C.功能残气量
D.潮气量
E.呼吸肌肌力
10.平静呼吸时肺通气的阻力主要是
A.气体进出气道时产生的摩擦力
B.胸廓的惯性阻力
C.胸腔内的组织黏滞力
D.胸廓和肺的弹性阻力
E.肺组织移位的惯性阻力
11.决定肺部气体流向的主要因素是
A.气体的溶解度
E.肺泡膜的通透性
C.气体与血红蛋白的结合力
D.气体分子量的大小
E.气体的分压差
12.对肺泡气体分压起缓冲作用的肺容量是
A.补吸气量B.补呼气量C.潮气量D.余气量E、功能残气量
13.功能残气量是
A.最大呼气后肺内存留的气量
B.平静呼吸时呼气末肺内存留的气量
C.用力呼气1秒钟时肺内存留气量
D.深吸气时吸入的气量
E.深吸气再平静呼气后肺内的气量
14.闭合容量是
A.小气道开始闭合时呼出的气量
B、人为闭合气道后肺内存留气量
C.补呼气量与残气量之和
D.小气道开始团合时的肺容量
E.一定小于潮气量
15.关于功能残气量下列哪项正确
A.缓冲肺泡内气体的分压
B.减少呼气相对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影响
C.促进肺内氧分压迅速升高
D.促进肺内二氧化碳分压迅速下降
E.功能残气量减少可降低肺内分流
16.反映通气效率的指标是
A.MV每分通气量
B.FRC
C.VD/VT无效腔/潮气量
D.FRC
E.TLC肺总量
17.某人Hbg/L,SaO96%,其血氧含量为
A.ml
B.ml
C.ml
D.ml
E.ml
18.造成氧离曲线左移的因素正确的是
A.pH升高
B.CO2分压下降
c.体温下降
D.低氧血症
E.贫血
19.氧解离曲线的波形为
A.抛物线型
B.正弦波型
C.S型
D.直线型
E.弧形
20.调控呼吸节律最基本的中枢在
A.大脑皮层B.下丘脑C.延髓D.脑桥E.脊髓
21.关于肺牵张反射,不正确的是
A.继发于脑干呼吸调控中枢的起搏和调节作用
B.与肺内本体感受器有关
c.与气道压力没有直接关系
D.肺膨张时可引发吸气动作
E.肺顺应性降低可加强牵张反射
22.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主要刺激因素是
A.氧B.PCO2C.pHD.钾离子E.血糖
23.全麻期间下列选项可致通气量下降,除外
A.气管导管插人至─侧肺
B.自发呼吸减弱
C.机械故障
D.肺顺应性降低
E.肺顺应性增加
24.与体循环相比,肺循环的特点是
A.平均压力低
B.阻力高
C.脉压小
D.每分钟流量大
E.无交感神经分布
25.气道阻力主要发生在
A、鼻部B.喉部C.气管D.支气管E.细支气管
26.静脉血中CO2主要以哪种形式存在
A.碳酸氢盐B.碳酸C.碳酸盐D.CO2E.CO2与血红蛋白结合
27.肺顺应性降低的患者呼吸有下列哪种特点
A.正常B.快而浅C.快而深D.慢而深E.慢而浅
28.间歇正压呼吸对机体正常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原因是
A.保证了机体的氧供
B.产生的腹内压变化
c.产生气道跨壁压变化
D.肺内压和胸腔内压力的增高
E.产生的小气道扩张
29.影响静态顺应性的主要因素是
A.气道跨壁压
B.气道组织的弹性
C.潮气量
D.呼吸频率
E气道阻力
30.FVC低于下面哪项时,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会明显增加
A.10ml/kgB.15ml/kgC.20ml/kgD.25ml/kgE.30ml/kg
31.呼吸过程下面哪项表述正确
A.外呼吸和内呼吸
B.外呼吸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肺呼吸和组织呼吸
D.肺呼吸.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呼吸
E.以上都不是
32.呼吸道的作用有
A.加温
B.加湿
C.过滤和清洁吸人气体
D.引起防御反射
E.以上都是
33.肺通气的原动力是
A.胸廓的节律性运动
B.肋间内肌和外肌的舒缩活动
c.肺内压的变化
D.大气压和肺内压之差
E.胸内压的变化
34.肺内压在下列哪一时相与大气压相等
A.呼吸末和呼气初
B.呼气末和吸气末
C.吸气初和吸气末
D.吸气初和呼气末
E.吸气初和呼气初
35.肺泡回缩力主要来自于
A.肺泡壁的弹性纤维
B.胸内负压
C.肺泡膜的液体分子层表面张力
D.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E.胸廓弹性回缩
36.肺的静态顺应性越大,表示
A.肺弹性阻力大,扩张程度小
B.肺弹性阻力小,扩张程度小
C.肺弹性阻力小,扩张程度大
D.肺弹性阻力大,扩张程度大
E.肺的弹性阻力与肺扩张程度无变化
37.胸廓的弹性回缩力变为吸气的弹性阻力见于
A.平静呼气末
B.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
C.发生气胸时
D.深吸气
E.深呼气
38.影响气道阻力的最重要因素是
A.呼吸道直径
B.呼吸时相
C.呼吸道长度
D.气流形式
E.气流速度
39.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B.增加肺的回缩力
C.维持肺泡处于适当的扩张状态
D.阻止肺毛细血管内水分进入肺泡
E.稳定肺泡内压
40.肺总量等于
A.肺活量+残气量
B.肺活量+潮气量
C.肺活量+功能残气量
D.潮气量+功能残气量
E.补呼气量+残气量
41.呼吸肌完全松弛时,肺容量为
A.补呼气量
B.功能残气量
C.深吸气量
D.肺活量
E.余气量
42.每分钟肺泡通气量为
A.潮气量x呼吸频率
B.肺通气量x50%
C.(潮气量-生理无效腔量)x呼吸频率
D.(肺通气量-生理无效腔量)x呼吸频率
E.功能残气量x呼吸频率
43.每分钟肺泡通气量的决定因素有
A.潮气量和呼吸频率
B.残气量和呼吸频率
C.肺活量和呼吸频率
D.潮气量、呼吸频率和无效腔量
E.肺活量、呼吸频率和无效腔量
44.正常成人安静时通气/血流比值为
A.0.
B.0.
C.0.48
D.0.84
E.0.24
45.关于肺通气/血流比值
A.0.8是各部位的综合值
B.肺上部比值大于1
C.肺上部比值等于1
D.肺中部比值不存在
E.肺下部比值恰为0.8
46.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正常值为0.84
B.值减小意味着生理无效腔增大
C.肺尖部值可达3
D.肺下部值减小
E.肺动脉栓塞时值增大
47.关于通气/血流比值下列哪项不正确
A.通气/血流比例减小意味着生理无效腔增大
B.通气/血流比例减小意味着生理无效腔减小
C.安静时为0.84
D.肺动脉栓塞时比值增大
E.肺下部血流得不到充分的气体交换其比值减小
48.中枢化学感受器的敏感刺激是
A.正常浓度的CO2
B.H+浓度
C.脑脊液中的CO2
D.脑脊液中的H+
E.动脉血。2分压降低
49.位于延髓腹外侧浅表部位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其敏感的是
A.二氧化碳
B.氢离子
C.氧分压下降
D.氮气
E.钠离子
50.呼吸中枢的正常兴奋依赖于
A.高浓度的CO2
B.正常浓度的CO2
C.低浓度的O2
D.正常浓度的。2
E.H+浓度
51.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是
A.膈神经
B.窦神经
C.肋间神经
D.迷走神经
E.主动脉神经
52.缺氧引起呼吸深快是因为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刺激主动脉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D.刺激主动脉体、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E.刺激主动脉体、颈动脉体压力感受器
53.PCO2升高引起呼吸深快主要是因为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刺激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D.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E.刺激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
54.时间肺活量第1秒末的正常值是肺活量的
A.86%
B.96%
C.99%
D.83%
E.与肺活量大小无关
55.O2在血液中存在的主要结合形式是
A.HbO2
B.HbO
C.HbCO3
D.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E.H20-02
56.关于血中氧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氧分压增高血氧容量也增加
B.血液与组织进行气体交换时首先是化学结合的氧进入组织
C.血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多,氧容量一定增加
D.CO2分压增高有助于血液运输氧气
E.血液与组织或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时,首先交换的是物理溶解的氧
57.正常人进行深呼吸而使每分通气量增加2倍时
A.肺泡氧气分压增加2倍
B.动脉血氧饱和度将增加2倍
C.动脉血氧饱和度将增加10%
D.肺泡通气量也必定增加2倍
E.每分钟肺泡通气量增加不到2倍
58.切断双侧迷走神经后呼吸的改变是
A.呼吸频率加快
B.呼吸幅度变小
C.呼气时相缩短
D.呼吸变深变慢
A.血液二氧化碳张力暂时升高
59.呼吸的基本节律产生于
A.大脑皮层呼吸神经元
B.小脑局部神经元回路
C、延髓呼吸神经元
D.脑桥呼吸中枢
E.脊髓前角支配呼吸肌的运动神经无
60.将动物的外周化学感受器完全切除后
A.肌肉运动时呼吸仍会加强
B、血CO2分压升高10%,呼吸无明显变化
C.血液[H]升高对呼吸刺激作用加强
D.血氧分压降低75%,呼吸无明显变化
E缺血可通过中枢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
61.外呼吸是
A.肺外的呼吸B.肺换气C.胸通气
D.细胞外的呼吸E.肺通气和肺换气
62.通过肺泡-毛细血管界面的气体交换量
A.与界面的面积成反比
B.与界面的厚度成正比
c.与界面大小无关
D.与界面的厚度无关
E.与界面的面积成正比,与界面的厚度成反比
63.每个肺泡周围有
A.一厚层水膜包裹B.肺Ⅱ型细胞包裹C.小动脉包裹D.小静脉包裹
E.致密的肺毛细血管包裹
64.没有肺泡的最小呼吸道是
A.支气管B.细支气管C.终末支气管D.肺泡管E.肺泡囊
65.影响气道平滑肌舒缩的因素是
A.白细胞计数
B.年龄
C.体重
D.神经和体液因子
E.自身分泌的黏液
66.能引起支气管痉挛的因素是
A.肥大细胞受刺激
B.表面活性物质被激活
c.支气管黏膜柱状细胞受刺激
D.支气管上皮细胞受损
E.支气管腺体分泌活跃
67.下列哪项能使气道平滑肌收缩
A.使用氨茶碱
B.使用β受体激动剂
c.使用多巴胺
D.刺激迷走神经
E.使用α受体激动剂
68.肺Ⅱ型细胞合成的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重要作用是
A.调节肺泡表面张力
B.抗炎作用
C.促进前列腺素的转化
D.抗组胺
E.增加肺组织强度
69.肺内肥大细胞释放的主要介质是
A.组胺.5-羟色胺和慢反应物质
B.多巴胺
C.P物质
D.阿片肽
E.血管活性肽
70.患者麻醉后肺泡通气为
A.自主呼吸时下肺好于上肺
B.控制呼吸时下肺好于上肺
C.自主呼吸时两肺相等
D.控制呼吸时两肺相等
E.不论自主还是控制呼吸都是上肺好于下肺
71.低氧性肺血管收缩是指
A.肺泡低氧引起的肺动脉收缩
B.肺泡低氧引起的肺静脉收缩
C.肺泡低氧引起的肺小动脉收缩
D.肺泡低氧引起的肺小静脉收缩
E.肺泡低氧引起的肺支气管动脉收缩
72.CO2通过液相弥散的速度为O2的
A.10倍B.20倍C.30倍D.40倍E.50倍
73.年轻人海平面条件下吸空气时P(A-a)O2应为
A.0mmHg
B.1~4mmHgC.5~25mmHgD.26~30mmHgE.31~40nmHg
74.正常情况下吸空气SpO2为%时,PaO2已接近
A.20mmHgB.40mmHgC.60mmHgD.80mmHgE.mmHg
75.从口腔或鼻腔到细支气管之间的腔属于
A.生理无效腔
B.解剖无效腔C.机械无效腔D.分流无效腔E.以上均不是
76.根据钠石灰的填装情况,哪个说法正确
A.甲易导致无效腔
B.乙易导致无效腔
c.甲乙均不易导致无效腔
D.甲乙均易导致无效腔
E.甲比乙安全
77.正确治疗呼吸性酸中毒应该是
A.改善通气占主要地位
B.体液治疗占主要地位
C.PEEP治疗占主要地位
D.NaHCO2治疗占主要地位
E.利尿占主要地位
78.正常呼吸道在哪一水平以下是无菌的
A.口咽部以下
B.喉以下
c.支气管以下
D.细支气管以下
E.任何部位均非无菌
79.成年男性呼吸系统的解剖无效腔平均为
A.58mlB.96mlC.mlD.mlE.ml
80.气道内径缩小一倍,气道阻力是原来的
A.2倍B.4倍C.8倍D.16倍E.32倍
81.肺泡内呼吸是通过下列哪种解剖结构进行的
A.肺泡毛细血管腔
B.细支气管小支
c.肺泡间孔(Kohn孔)
D.动静脉短路
E.肺动脉血管
82.PaO2下降到下面哪项以下时肺通气量才出现可以觉察到的增加
A.40mmHg
B.60OmmHg
C.80mmHg
D.mmHg
E.以上都不正确
83.去除外周化学感受器后,PaCO2至少需要升高到下面哪个值才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A.1mmHgB.2mmHgC.3mmHgD.4mmHgE.10mmHg
84.肺牵拉感受器与迷走神经传人纤维参与下列哪种反射
A.Bain-Bridge反射B.Herring-Breuer反射C.Brdzinski反射
D.Moro反射E.B-J反射
85.下列哪项是氧存在的主要部位
A.血浆B.线粒体C.红细胞D.肺E.脑
86.小支气管阻力占气道总阻力的
A.1/10B.1/15C.1/20D.1/25E.1/30
87.什么情况下左右两侧肺的通气大致相同
A.清醒正常人坐位
B.清醒正常人侧卧位
C.清醒正常人仰卧位
D.清醒正常人站立位
E.上述均不对
88.下列哪种方法可以显示组织有效供氧量
A.PaO2
B.PAO2
C.PaCO2
D.PvO2
E.甲床颜色
89.血氧饱和度至少降至多少时才出现发绀
A.60%B、70%C.80%D.90%E.50%
90.血液P50值是指下列哪种情况
A.PCO2为50mmHg时的氧分压
B.血红蛋白50%氧饱和时的氧分压
C.血氧分压为50mmHg时的血氧饱和度
D.呼吸50%氧时的动脉血氧分压
E.血红蛋白氧离曲线最陡部分的氧分压
91.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分钟需氧量,哪项最接近
A.40OmlB.mlC.mlD.50OmlE.8O0ml
92.每分钟释放到组织的氧的总量大约为
A.10OmlB.mlC.mlD.40OmlE.ml
93.毛细血管中10Oml血液中至少有多少还原血红蛋白时才出现发绀
A.1gB.2gC.3gD.4gE.5g
94.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发生肺水肿
A.血浆胶体渗透压超过肺毛细管静水压
B.肺毛细血管静水压超过毛细血管内胶体渗透压
C.肺动脉压超过25mmHg
A.血浆渗透压低于毫渗量
B.肺毛细血管液体静水压过度
95.PaCO2增高时,氧解离曲线
A.左移
B.右移
C.上移
D.下移
E.不变
96.吸入高浓度氧对脑的影响,哪项恰当
A.脑血管扩张
B.脑淤血
C.脑水肿
D.脑压增高
E.脑血管收缩
97.正常静息状态下周围组织向肺部输送的CO2是
A.1ml/ml血液
B.4ml/ml血液
C.10ml/ml血液
D.15ml/ml血液
E.25ml/ml血液
98.下列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维持大小肺泡的容积恒定
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主要成分是二棕桐酰卵磷脂
D.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
E.由肺泡I型细胞分泌
99.关于HPV(缺氧性肺血管收缩)的描述哪项不正确
A.受抑制后静脉混杂增加
B.血容量负荷过重可抑制HPV
C.硝酸甘油可抑制HPV
D.低温可被抑制
E.利多卡因表面喷雾可抑制HPV
.关于胸膜腔的叙述,错误的是
A.平静吸气时为正压
B.平静呼气时为负压
C.无论呼气还是吸气总为负压
D.深吸气时负值增大
E.呼气时为负值减小
.下列中不具气道扩张作用的药物是
A.氟烷.
B.N20
C.吗啡
D.雾化吸入利多卡因
E.阿托品
.关于闭合容量(CC)与闭合气量(CV)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CC与CV值相等
B.正常年轻人CV大约是肺活量的10%
C.随年龄增长,CV逐渐增加
D.60岁以上或45岁患者仰卧位时,CV是肺总量的40%
E.气道病患者的CC/肺总量的变化早于CV/肺总量的变化
.关于CO2排出综合征下列错误的是
A.表现为血压下降、心动过速、严重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
B.治疗时不必补充血容量
c.C02突然排出可致冠脉和脑血管收缩
D.高PaCO2持续一段时间突然降低可诱发此症
E.治疗高PaCO2,应逐步降低
问题?
A.胸廓以其弹性向外扩展,肺弹性回缩力消失
B.胸廓以其弹性向内回缩,肺弹性回缩力向内
C.胸廓以其弹性向外扩展,肺弹性回缩力向内
D.胸廓弹性作用消失,肺弹性回缩力消失
E.胸廓弹性作用消失,肺弹性回缩力向内
.胸廓容量在其自然位置时E
.胸廓容量大于其自然位置时B
.胸廓容量小于其自然位置时C
.开放性气胸时D
问题?
A.胸内负压绝对值最大
A.胸内负压绝对值最小
B.胸内压值为0
C.胸内压值为正值
D.胸内压值无法测定
.用力吸气末A
.用力呼气末B
.开放性气胸时C
问题-
A.氧离曲线左移
B.氧离曲线右移
C.氧离曲线上移
D.氧离曲线下移
E.氧离曲线不偏移
.P50增大B
.使用利多卡因E
.酸中毒、高热B
.碱中毒、低温A
.使用恩氟烷、N20B
.性别、体重E
A.细胞与细胞外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B.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肺通气D
.肺换气B
A.外周化学感受器
B.中枢化学感受器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缺氧引起呼吸兴奋,主要是刺激A
.CO2过多引起呼吸兴奋,是刺激C
.血中[H]增高,主要是直接刺激B
A.肺泡无效腔增大
B.肺泡通气不足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通气/血流比值大于0.84A
.胸腔积液引起一侧肺萎缩B
A.氧容量增加
B.氧含量增加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血液中血红蛋白含氧增加,可引起C
.血液氧分压增加B
.血液二氧化碳分压增加D
.氧气和血红蛋白亲和力增加时C
.肺泡回缩力来自
A.胸内负压
B.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C.肺泡内层液泡的表面张力
D.肺的弹力纤维
E.肺泡外层液泡的表面张力
.影响肺部气体交换的因素有
A.通气/血流比值
B.气体的扩散系数
C.呼吸膜的通透性和有效面积
D.肺泡和肺部毛细血管内的气体分压差
E.机体的代谢率
.引起支气管平滑肌松弛的因素有
A.乙酰胆碱
B.美托洛尔
C.肾上腺素
D.Ca2+
E.Mg2+
.吸气时有下列哪些变化
A.胸内负压增大
B.肺内压增大
C.肺泡单位面积表面活性物质含量减少
D.静脉回流量减少
E.气道阻力下降
.牵张反射
A.感受器位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平滑肌层
B.其传入纤维在迷走神经中上行入脑
C.其作用在于使吸气及时地转入呼气
D.成人安静时不参与对呼吸深度的调节
E.其感受器位于肺泡表面
.血红蛋白和氧的结合
A.不需要酶的催化
B.在氧分压较高时,迅速达到饱和
C.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D.不受血液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影响
E.温度升高时,其饱和度增高
.静脉血对CO2的运输过程包括
A.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形成
B.氢离子扩散进入红细胞
C.CO2溶解于血浆和红细胞内
D.运输量的多少与CO2分压有关
E.运输量的多少与体温有关
.CO2对呼吸的调节是通过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C.加强牵张反射
D.刺激延髓化学敏感区
E.刺激外周呼吸肌
.大脑皮质对呼吸作用可进行调节,表现为
A.呼吸的深度和频率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随意控制
B.人的语言指令
C.许多呼吸反应可建立条件反射
D.将动物大脑皮质切除后节律性呼吸即消失
E.呼吸的深度和频率不能随意控制
.肺的弹性阻力包括
A.肺的弹性回缩力
B.表面张力
C.表面张力+气道阻力
D.肺的顺应性
E.胸内压
.肺的呼吸功能除外
A.气体交换功能
B.调节酸碱平衡功能
C.代谢功能
D.过滤功能
E.防御功能
.造成氧离曲线右移的因素有
A.pH下降
B.PCO2升高
C.温度升高
D.2,3-DPG减少
E.血糖升高
.有助于防止气道梗阻的防御性反射
A.吞咽反射
B.呕吐反射
C.咳嗽反射
D.牵张反射
E.条件反射
.正常条件下,决定氧运输的主要因素包括
A.血液的氧溶解量
B.血红蛋白浓度
C.心排出量
D.血氧饱和度
E.肺有效通气量
.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主要刺激因素包括
A.缺氧
B.PCO2
C.pH
D.钾离子
E.血糖
.降低功能残气量的因素包括
A.肺纤维化
B.肺水肿
C.腹水
D.肺气肿
E.PEEP
.以下可以造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减少的是
A.早产
B.肺血流量减少
C.吸入性麻醉药如氟烷
D.吸烟
E.正压通气
A1型题
1.C
2.A
3.E
4.A
5.D
6.D
7.B
8.B
9.A
10.D
11.E
12.E
13.A
14.D
15.B
16.A
17.A
18.A
19.C
20.C
21.A
22.A
23.E
24.A
25.A
26.A
27.B
28.D
29.B
30.B
31.D
32.E
33.A
34.B
35.C
36.C
37.D
38.A
39.B
40.A
41.B
42.C
43.D
44.D
45.B
46.B
47.A
48.D
49.B
50.B
51.D
52.D
53.B
54.D
55.A
56.E
57.E
58.D
59.C
60.A
61.E
62.E
63.E
64.C
65.D
66.A
67.D
68.A
69.A
70.E
71.C
72.B
73.C
74.E
75.B
76.A
77.A
78.B
79.C
80.D
81.C
82.C
83.B
84.B
85.C
86.A
87.C
88.E
89.B
90.B
91.C
92.B
93.E
94.B
95.B
96.E
97.B
98.E
99.E
.A
.C
.A
.B
B1型题
.E
.B
.C
.D
.A
.B
.C
.B
.E
.B
.A
.B
.E
.D
.B
.A
.C
.B
.A
.B
.C
.B
.D
.C
.CD
.ABCDE
.CE
.ACE
.ABCD
.
ABC
.ABCDE
.BD
.
ABC
.AB
.BCDE
.
ABC
.ABCD
.BCD
.BC
.ABC
.ABCD
(吴安石范志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