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生儿科首次应用高频机械通气成功救治一名气胸新生儿,该患儿病情恢复良好,目前已平安出院。
患儿因“生后呻吟、呼吸困难”入住新生儿科监护室,入院后立即给予面罩吸氧,效果不明显后改为CPAP吸氧,心电监护显示经皮血氧饱和度在80%左右,患儿呻吟、呼吸困难情况依然未能缓解。副主任李培文和主治医师查房分析患儿可能存在气胸,紧急查胸片、肺部CT,确诊为气胸,右肺压缩面积达40%,情况十分危急,如不及时采取措施,患儿随时可能有生命危险,医院,途中也可能病情恶化,风险太大,怎么办?
和患儿家人一起讨论分析,讲明病情,并取得家属的充分理解和信任后,新生儿科决定先为患儿实施胸腔穿刺抽气,再应用高频振荡机械通气治疗。
经过两天的高频振荡通气之后,患儿血氧饱和度上升到90%以上,吸入氧浓度参数逐渐下调,复查肺部CT提示气胸明显吸收。随着呼吸的改善,患儿病情逐步稳定,撤机后改为面罩吸氧,住院十天后康复出院。
新生儿气胸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危重症之一,该病具有起病急、进展快、风险高等特征,患儿若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导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一旦确诊为新生儿气胸,立即进行胸腔穿刺抽气,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高频振荡通气,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2月3日,新生儿科全体医务人员在示教室就高频机械通气技术进行总结、分析,集中学习新生儿高频振荡通气相关知识,积累经验,固化成果。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气胸在我院属首例。该项技术的顺利开展,填补了我院的技术空白,是新生儿科在急危重症技术上的一大进步,标志着新生儿科的专业综合能力和整体救治能力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为日后治疗该类患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好看,
请分享、转发,并点击下面的“在看”
谢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