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积极开展胸痛中心的创建工作,通过整合各种人力、物力资源,优化诊治流程,实现从入院到影像检查、紧急抢救等过程的无缝对接,第一时间建立起患者生命急救绿色通道,进一步提高了诊疗效率和救治效果,让患者受益匪浅。
高龄老人突发心梗,胸痛中心火速救援
1
7月17日晚7时,彭爹爹(化名)的家属紧紧握住荆州三医心内科主任罗昌雄的手表达感谢,“太感谢你们了,救了我老父亲一命!”彭爹爹病情已趋平稳,很难看出3小时前,他刚经历了争分夺秒的生死瞬间。
据了解,彭爹爹年过八旬,有20余年高血压病史。当天下午突发胸骨中段压榨样不适半小时,伴大汗、恶心、呕吐,家属赶紧将其送入荆州三医心内科。值班医师刘伟接诊时感觉症状不对劲,第一时间为老人做了完成ECG等检查,老人被确诊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心内科主任罗昌雄迅速启动胸痛绿色通道并一键启动导管室,一边请示上级领导指挥抢救,一边安排抢救小组马上到位。急诊造影结果显示:患者右冠状动脉开口闭塞,冠脉病变十分严重。鉴于患者年龄大、基础疾病多(脑梗塞、高血压、房颤、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但若不及时开通阻塞的冠脉血管,随时可能发生心脏骤停,导致猝死。罗昌雄决定为老人施行急诊介入手术。
每次急性心梗的救治,都是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博弈。对于83岁高龄的患者来说,更像是一次“冒险”。能否耐受手术,支架能否顺利植入,能否避免并发症发生,都是“难上加难”。这边主治医师刘伟与家属进行术前沟通,另一边手术团队已到达导管室待命。家属权衡再三,终于同意急诊PC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
16时35分,一场紧张有序的生命急救接力立刻展开。经过精心的准备,罗昌雄主任带领团队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高超的手术技术,20分钟后,将“犯罪血管”——右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管成功打通。彭爹爹的胸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住院一周复查,各项检查指标均良好,顺利康复出院。彭爹爹也因此成为该院胸痛中心救治过年纪最大的患者。
多学科无缝对接,为胸痛患者保驾护航
1
在这场争分夺秒的生命接力中,从入院到检查正确的危险评估,确诊到手术合理的分诊,荆州三医胸痛中心密切协作、无缝衔接,快速有效的开通了血管,及时挽救生命,全程用时仅一小时。谈到这一生死攸关的急救经历,家属和患者激动地表达了对该院胸痛中心的感激之情。此次高龄患者的成功救治,充分体现了荆州三医胸痛中心的建设成效,体现了学科建设专业化成果,也反映了胸痛中心强大的团队协作救治能力和医护人员高水平的诊疗技术和崇高的职业精神,标志着年龄不再成为手术的“禁区”,该院胸痛中心的救治水平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罗昌雄主任带领团队检查患者身体状况
据悉,这样的情形经常在荆州三医上演。胸痛的病因十分复杂,其中,有随时会威胁患者生命的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以及急性肺动脉栓塞等高危急性胸痛患者。另外还有一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为严重的胸痛,比如带状疱疹、肋间神经炎等都可能出现严重的胸痛。对于急性胸痛患者,荆州三医胸痛中心实行全年天*24小时工作制,由心内科主导,联合急诊科、血管外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心电图科、信息科等多科室力量,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不断完善急性胸痛患者的“绿色通道”建设,为胸痛患者提供了快速而准确的诊断、危险评估和恰当及时的治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预后,减少误诊、漏诊和过度治疗,大大提高了急危重症胸痛患者的急救水平和诊治能力。
本报讯(记者刘蓉江维特约记者杨柳通讯员杨光编辑李鑫)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