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患者中,首先处理给予抢救的是
A、下颌骨骨折B、胆囊炎C、休克D、消化性溃疡E、急性阑尾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C
解析:伤员处理:先处理危及生命的紧急情况,如心跳骤停、窒息、活动性大出血、张力性或开放性气胸、休克、腹腔内脏脱出等,并迅速将病人抢救至安全处,避免继续或再次受伤。(C对)
2.使用止血带止血时,应注意放松止血带,而且其间隔时间为
A、minB、60minC、30minD、20minE、15min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B
解析:迅速有效止血:以无菌或清洁的敷料包扎伤口。用压迫法、肢体加压包扎、止血带或器械迅速控制伤口大出血。使用止血带止血时,要注意正确的缚扎部位、方法和持续时间,一般每隔1小时放松2~3分钟,避免引起肢体缺血性坏死。(B对)
3.关于损伤病人的转送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四肢骨折的患者,搬运前妥善固定B、转运途中病人头部朝前C、保证有效输液,预防休克D、重型胸部损伤者,应卧于患侧E、疑有脊柱骨折,应三人以平托法将病人轻放于硬板床上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B
解析:安全转运病人:待伤情稳定,专医院。(1)搬动前四肢应妥善固定,疑有脊柱骨折,应三人以平托法或滚动法将病人平卧于硬板床上,防止脊髓损伤;(AE对)(2)胸部损伤重者,宜取伤侧向下的低斜坡卧位,以利健侧呼吸;(D对)(3)转运途中病人的头部应朝后(与运行方向相反),避免脑缺血突然死亡;(B错,为本题正确答案)(4)保证有效输液,给予止痛、镇静,预防休克。(C对)
4.患者,女性,21岁,短跑冲刺时不慎扭伤踝关节,1医院就诊。护士应采取的处理措施为
A、热水泡脚B、局部使用热水袋C、局部用冰袋D、局部理疗E、局部按摩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C
解析:小范围软组织创伤后早期局部冷敷,以减少渗血和肿胀。根据题干该患者是踝关节扭伤,属于小范围软组织创伤,故采用冷敷。(C对)
5.患者,男,40岁,右外踝软组织损伤5小时,局部出现青紫、肿胀,目前应采取的措施是
A、冰袋冷敷B、红外线灯照射C、局部按摩D、早期功能锻炼E、热湿敷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A
解析:小范围软组织创伤后早期局部冷敷,以减少渗血和肿胀。根据题干该患者是踝关节扭伤,属于小范围软组织创伤,故采用冷敷(A对)。
6.进行清创术最佳时间是伤后的
A、10~12小时B、6~8小时C、4~6小时D、2~4小时E、1~2小时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B
解析:清创术应争取在伤后6~-8小时内施行,但对污染较轻、头面部的伤口、早期已应用有效抗生素等情况,清创缝合的时限可延长至伤后12小时。(B对)
7.当创面出现肉芽水肿时,可用下列哪种溶液湿敷
A、5%葡萄糖B、3%~5%氯化钠C、3%过氧化氢D、75%乙醇E、0.9%生理盐水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B
解析:浅表肉芽伤口的处理——肉芽水肿:可用5%氯化钠溶液湿敷(B对)。
8.患者,女性,50岁。胃大部切除术后,因伤口处理不好,出现切口化脓,创面脓液量多,有臭味。换药处置时应选择
A、70%乙醇湿敷B、优琐湿敷C、10%硝酸银烧灼D、过氧化氢E、3%氧化钠溶液湿敷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B
解析:感染伤口应加强换药,积极控制感染。伤面黏液稠厚且坏死组织多,应用硼酸溶液(优琐)等湿敷。(B对)
9.头面部烧伤,应特别警惕是否伴有
A、眼部烧伤B、耳部烧伤C、消化道烧伤D、呼吸道烧伤E、以上都不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D
解析:吸入性损伤以往称为“呼吸道烧伤”,常与头面部烧伤同时发生,系吸入浓烟、火焰、蒸气、热气或吸入有毒、刺激性气体所致。可有呛咳、声嘶、吞咽疼痛、呼吸困难、发绀、肺部哮鸣音等表现,易发生窒息或肺部感染(D对)。
10.浅Ⅱ度烧伤水泡表皮脱落,基底颜色是
A、基底潮湿,均匀发红B、基底湿润苍白C、基底暗红D、基底黑色E、以上都不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
↓↓
↓↓↓
答案:A
解析:浅Ⅱ度烧伤伤及表皮的生发层及真皮乳头层。局部红肿明显,大小不一的水疱形成,内含淡黄色澄清液体,水疱皮如剥脱,创面红润、潮湿,疼痛剧烈。2周左右愈合,有色素沉着,无瘢痕形成(A对)。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