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关于国字号微电影“中国首部心梗防治微电影,转发1次可能挽救1条生命”的帖子火了。
中国首部心梗防治微电影,
转发1次可能挽救1条生命。
BUT,
心血管医师纷纷“抗议”了
其实
帖子本身绝对是“良心帖”
它强调了心梗急救应牢记两个“”,即
及时拨打急救电话
and
把握黄金救治分钟
然而
多数热心的小伙伴操碎了心
转发朋友圈时非得“画蛇添足”
碎碎念“心内科医生再次忠告50岁以上的爸爸妈妈们一定要记住,在睡眠时如果心脏病突发,剧烈胸疼足以把人从沉睡中痛醒,立刻口含十粒复方丹参滴丸,或者硝酸甘油片2片,或者阿司匹林3片(mg)嚼服!接着立刻联络急救中心,然后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静候援助,千万别躺下!”这不,内行看出门道啦!
▼
科普达人纷纷摆事实,讲道理,但内容不一,甚至还有讨论应该服用硝酸甘油还是速效救心丸的帖子。
那么,胸痛发作时,患者到底应该还是不应该自行服药?答案是:
不主张患者自行服药NO.1胸痛是一种症状,引起胸痛的疾病有50余种。胸痛为急诊就诊的第二大常见原因。与胸痛相关的致命性疾病尽管比例较小(约36.5%),但一旦发生,有可能危及生命。这些疾病包括: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张力性气胸等等。如何快速、准确诊断与胸痛相关的致命性疾病仍然是医疗的难点和重点,有时候需要包括,急诊科、心内科、影像科、心外科、呼吸科等多团队的协同作战。
NO.2与胸痛相关的致命性疾病的治疗措施完全不同甚至相互矛盾。比如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肺栓塞需要服用阿司匹林,但主动脉夹层或未控制的高血压就不能服用阿司匹林。作为无医学知识的患者自行服药实在是危险。
NO.3即便既往罹患过某种致命性胸痛疾病,比如既往明确心肌梗死或者曾经植入支架再发胸痛的患者,也不应自行服药。因为严重的心肌梗死或者某些部位(如下壁)的心肌梗死会导致血压的下降。这个时候如果服用有扩血管作用的硝酸甘油只会是雪上加霜。
那么,持续胸痛不能缓解的患者该如何急救?
立即拨打急救电话,然后让患者平卧,保持镇定,等待救援一方面,急救车上配有血压计、心电图机等设备,能第一时间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将心电医院的“胸痛中心”,从而作出判断。另外,急救车上还配有各种抢救药品及设备,可对危及生命的室速、室颤、休克等情况进行抢救。
另一方面,如果随意医院,增加了院外死亡的风险。更重要的是,绝大多医院情况,医院并不具备救治急性胸痛的能力,或者有能力,但医院也可能因没做好人员、设备和床位的准备,从而延误救治。
所以说,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不是所有“救命神药”都可以擅作主张,任性吃。关键时刻,还是得听专业人士的!
本文作者:潘闽,通大附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曾在德国专修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擅长心血管疾病(尤其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专业人士可不是孤军奋战哟,他的背后何止有一个强大的祖国,还有一个精诚合作的团队。“中国胸痛中心”
成功落户通大附院
年5月28日,在上海世博中心举办的第十一届东方心脏病学会议上,隆重举行了“中国胸痛中心”授牌仪式。
通大附院成为南通市首家“中国胸痛中心”,标志着通大附院在胸痛救治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通大附院于年5月成立了胸痛中心,整合心血管内科、急诊科、呼吸内科、心胸外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多个学科,利用“互联网+”的高效性,与市急救中心、医院及社区医疗机构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建设具有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胸痛区域协同救治网络,成立了一支由心血管内科及急诊科医务人员为核心的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24小时快速反应团队。
“中国胸痛中心”的成功授牌,将会进一步提高南通市及周边地区的急性胸痛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将“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理念体现到极致。
喜欢的话,记得到底部给小编点赞呦!
推荐阅读(点下方标题)揭秘
卵子妹妹们的“选美”大比拼——
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年度“附院人物八十佳”颁奖典礼隆重举行
警惕
美丽vs健康?快跟难看的“大脚拐”说再见!
最新
附院2月份专家门诊排班表出炉,赶紧转给需要的人!
白衣战士们,这是患者给你们的大礼,请签收——
孩子矮小?家长再不重视,可就真的长不高了——
从“骨质疏松”到“骨骼清奇”,这些功夫你必须修炼!
挂号缴费免排队
报告结果手机查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