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一种呼吸道常见症状,由于气管、支气管黏膜或胸膜受炎症、异物、物理或化学性刺激引起,表现先是声门关闭、呼吸肌收缩、肺内压升高,然后声门张开,肺内空气喷射而出,通常伴随声音。咳嗽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和分泌物的保护性作用。但如果咳嗽不停,由急性转为慢性,常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如胸闷、咽痒、喘气等。咳嗽可伴随咳痰。
咳嗽因原发疾病不同,表现亦有差异。可有发热、胸痛、咳痰、咯血、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气促等。
咳嗽类型一、生理性咳嗽
生理性咳嗽并不是疾病所致,这种咳嗽通常对身体有益,目的是将进入气管的异物或尘粒咳出体外,吸烟者的咳嗽即是最好的例子。从鼻孔吸进的尘埃,首先由鼻毛负责拦截,有些较小的尘埃粒子仍能通过鼻毛的阻拦进入气管,被黏液薄膜吸住,最后就产生了大量的痰液。痰逐渐增多就会刺激到咽喉。可以借由喝大量的水来避免咳嗽,并稀释呼吸道的分泌物。
二、感冒咳嗽
风寒感冒的患者咳嗽的同时经常伴有流清鼻涕、舌苔发白、怕寒怕风等症状。风热感冒的患者咳嗽的同时可能伴有咽喉肿痛,流黄鼻涕、舌苔发黄、舌头发红、便秘等症状。病毒性感冒的患者可能伴有高烧(38度以上且持久)、嗓音嘶哑、全身疼痛等症状。
三、咽炎咳嗽
咳嗽事发出“空,空”的声音
症状:声音嘶哑,嗓子卡痰,咽喉疼痛。咳嗽的同时可能伴有呕吐。
四、气管炎咳嗽
早起轻度干咳,后转为湿性咳嗽,有痰声或咳出黄色浓痰。
症状:早期有感冒症状,如发热,打喷嚏,流涕,咽部不适。
原因:主要由呼吸道感染引起。初起感冒症状明显时可用感冒药,发热可用退热药,祛痰剂,不宜使用止咳药,痰多或城脓性表明是继发性细菌感染,应根据医生意见选用适当抗生素治疗。若未经有效控制,可能发展为肺炎。
五、过敏性咳嗽
持续或反复发作性的剧烈咳嗽,多呈阵发性发作。夜间比白天咳嗽严重。
症状:痰液稀薄、呼吸急促。
原因:由抗原性或非抗原性刺激引起,花粉季节发作较多。家族有哮喘及其他过敏病史的人群,咳嗽应格外注意。
六、气管异物咳嗽
一些儿童、老人和吞咽有困难的人士可能会因为异物呛入气管,造成猛烈的咳嗽,甚至被异物完全堵塞气管导致窒息。如果异物较小,刺激性不大,异物进入支气管,咳嗽和憋气症状会变轻甚至消失,有的可能病人数月甚至半年。但是会刺激分泌物增多,导致气道堵塞,肺气肿,肺炎,还有的化脓性支气管炎表现如咳痰带血、肺不张、呼吸困难缺氧。如果患者突然剧烈咳嗽或憋闷,却并没有患病,用了药物也不见好转或痊愈,持续反复发作,就要警惕这种情况了。
穴位疗法1、天突穴(也叫玉户穴、天瞿穴)
位置:在颈部,胸骨上窝中央部分。(也可以理解为喉咙下方锁骨中间部分的小坑。)
功效:呼吸病中,对哮喘的作用最大。咳嗽、喉咙疼痛、胸闷等情况也有很好效果。
做法:用指腹按揉压天突穴,坚持时间越长越好,可以感觉到喉咙部位非常清爽,好像被打通一样。如果是孩子,那么力道要适当减轻。对于咳嗽比较严重的,可以晚上在穴位上放一粒黄豆,用胶带粘住,第二天早上就会见到明显效果。
2、合谷穴(也称为虎口)
位置:把拇指和食指合拢,肌肉的最高部分就是合谷穴。
功效:能够调肺气,减少呼吸阻力,可以平喘,消除热毒,还可以缓解麻木、疼痛、发热的症状。(注:合谷穴有多条神经分布,所以不要自行针灸)
做法:可以针刺、艾灸或者按摩。我们可以自己做的有艾灸和按摩。体质强的患者可以大力一些按揉,体质不好的患者可以减轻力度。如果按摩左手,那就用右手握住左手,右手的拇指垂直放在合谷穴上,进行30分钟左右的按压,要做到一松一紧,频率在2秒左右一次,穴位上出现涨、酸、麻才能够治病、防病,但是体质差的患者就要减小力度,避免刺激穴位。
3、列缺
位置:两只手的虎口部分交叉,一只手去触碰另一只手的桡骨茎突,食指尖到达的凹陷部位就是列缺穴。
功效:止咳、治喘,缓解支气管扩张咳血症状。
做法:用一只手的拇指用力的按住列缺穴,逐渐用力,捻压列缺穴。
4、膻中穴
位置:两乳头连线的中间部位
功效:对呼吸困难、咳嗽、咳喘、胸部疼痛等效果显著。
做法:仰卧,用拇指或者中指按住穴位,另外4个指头可握成空拳,在穴位部分揉动。
5、大椎穴
位置:低头之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凹陷部位。
功效:呼吸疾病的嗓子痒、咳嗽不止有效。
做法:把食指和中指并拢,用指腹轻轻按揉,每次15分钟,每天2-3次。
6、肺俞穴
位置: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如果不清楚,可以通过人体背部穴位图去看)
功效:主要治疗肺经疾病、呼吸道疾病,按摩可以止痰、止咳、平喘。
做法:这需要家人的帮助。患者端正做好,全身放松,家人确定好穴位之后,将手握成空心拳,然后轻轻敲击穴位,坚持15-30分钟,然后松拳,用手掌拍肺俞穴的位置5-10分钟,能够减轻咳嗽。
7、丰隆穴(也称化痰穴)
位置:在小腿前外侧部位,外踝尖上8寸。
功效:治疗咳嗽、痰多问题。
做法:用拇指中度力量按揉大概15分钟,因为穴位比较敏感,可能会出现疼痛的现象,不用过于担心。
8、定喘穴
位置:大椎穴旁边的0.5寸。
功效:平喘、止咳。
做法:可以选择艾灸的方式,需要家人的帮忙。去艾灸定喘穴,大概30分钟左右,能够见到明显的效果,对于孩子也试用,如果病情不是很严重,那么短期可以选择按摩,长期就必须要选择正规治疗。(注:三步止咳平喘治疗)。
9、厥阴俞(也称厥俞)
位置:背上,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功效:主治咳嗽、胸闷。
做法:不管是急性咳嗽、还是喉咙内部因为异物造成的咳嗽,只要用力的按压厥阴俞6秒钟,就能够止咳。(需要一边呼气一边进行,反复3次之后见效)
10、解溪穴(这是一个神奇的穴位,也称草鞋带)
位置:足背踝关节横纹中央凹陷处
功效:立即止咳。
做法:用手指按压解溪穴,直到出现疼痛、酸胀,再屈伸踝关节,加强按压,然后揉穴位放松。左右交替进行,每次10-15分钟,每天1-2次。
这几个穴位中,天突穴、膻中穴、合谷穴这几个穴位比较好找,而且自己动手就能搞定,能够在走动的时候按压几个穴位,很快止咳。在刚开始按压的时候,会感觉到喉咙或者气管突然变痒了,不要放弃,几分钟之后咳嗽就会停止。
▼99%人还读过以下精彩内容
那山那水那人在药王山等你!五星豪华三日游,惊爆特惠价:元
烟花三月,邂逅一场粉色的拈花湾---体验东方特色禅意小镇点击“阅读原文”免费领取《良友
老友荟周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