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自发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原发性气胸
创伤性气胸
月经性气胸

鼻子进去嘴里出盲法鼻肠管置管全流程,看完

导语

床边盲插置管法已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今天给大家分享盲法鼻肠管置管全流程,看完这篇文章保证你下次盲插鼻肠管时胸有成竹!

盲插鼻肠管在众多临床已经开展了这项新技术,临床置管成功率如何,既安全、并发症少、成功率高,是我们不断探索和提高的目标。当我们掌握盲插置管的知识之后,提高置管成功率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下面通过一些临床经验总结了置管难点及验证方法。

一、鼻肠管建立营养通道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适应症

1.长期卧床

2.吞咽功能障碍

3.人工气道患者的返流、误吸

4.重症患者胃肠功能紊乱

5.重症胰腺炎

6.意识障碍

禁忌症

并发症

1.出血:鼻腔、食道、胃

2.误入气道:感染、气胸等

3.消化道穿孔

4.患者清晰或意识改变鼻空肠管置管方法

二、鼻空肠管置管方法

留置管道准备用物

1.鼻肠管;

2.胃复安;

3.无菌手套;

4.无菌治疗碗;

5.无菌治疗巾;

6.无菌注射器5ml、20ml;

7.0.9%NSml/温水;

8.石蜡油棉球;

9.听诊器;

10.PH试纸;

11.导管固定贴。

操作步骤

01

评估

02

物品准备

人员:操作者、助手;

药物:胃复安10mg;

用物:鼻肠管、治疗巾、生理盐水或注射用水、听诊器、胶布、20ml注射器、手电筒、PH试纸等;

其它:治疗车、快速消毒液、手套、翻身枕。

03

置管关键位置解析

步骤一:

置入胃内

刻度:发迹到剑突

?听诊部位:左上腹

第一步跟留置胃管操作是一样的,需要通过第一个刻度-通过贲门,我们在胃底部有一个听诊点,左上腹有一个最强听诊点。

步骤二:

改变卧位

体位:右侧卧位

继续置管,置管时为什么右侧卧位最佳,我们从上图中可以看到,当患者平卧位时,因为胃的解剖形态,导管持续进入会碰到胃大弯,此时置管遇到阻力,如果盲目加力置管容易造成胃内盘曲。

当患者右侧卧位时,此时幽门处于最低点,导管持续进入时,不易受到阻力,容易到达幽门口附近。

步骤三:

继续推送

通过贲门的第一个刻度45-60cm,需要再次听诊,在胃窦的地方,确定导管已经接近胃窦。

步骤四:

注气

注气(原理:容受性舒张、促进胃排空和胃蠕动)

鼻肠管先确定已经在胃内后,注入小于ml的气体,一般-ml

步骤五:

过幽门是关键

当60cm的时候就过了幽门的位置,60-75cm是幽门到十二指肠的位置,这是置管中最难的地方。

此处置管速度要慢,且有一个适当的旋转,这样便于通过幽门口。

步骤六:

计算蠕动速度

成年人的蠕动速度是比较慢的,计算出来大概3秒钟是1cm的距离。

步骤七:

听诊

五部听诊法:更好的判断管道的位置。

45cm在胃底听诊,60cm在胃窦部听诊,70cm到十二指肠球部(右上方)听诊,80cm到达十二指肠水平段(下腹,在腰二、三椎),90cm空肠(左下腹)。

三、鼻空肠管导管位置判断听诊法PH值判定

真空实验和导丝回抽试验

电磁导航超声定位

腹部平片:金标准

注气有助于判断胃轮廓四、总结

安全是最重要的,我们要严格掌握盲插鼻肠管的禁忌症,置管过程要顺其自然,不焦不燥,放慢置管速度。通过不断的经验积累和置管例数的增加,提高置管成功率,将盲插置管医院、科室。

?影响成功率的因素包括:操作者的经验,患者整体病情,流程建立及技巧等。

?导管通过幽门是难点,也是关键,要特别注意。

?可以采用多部位听诊、回抽液的判断、B超定位等多种方式来判断导管位置,提高留置成功率。

来源:危重症护理整理自简成医疗、医院

推荐阅读

加群:各种专科护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oshis.com/yfxqx/7199.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