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自发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原发性气胸
创伤性气胸
月经性气胸

床旁超声守护新生

众所周知,儿科又称为“哑科”,新生儿科更是其中的“翘楚”。刚出生的宝宝,即使是健康的状态下也只能通过哭闹表达自己的需求,更别说不舒服的宝宝了。这时候除了依靠新生儿科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及嗅觉,还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及早进行诊断,赢得治疗的先机。其中床旁超声以无辐射、无伤害、快速及时的优点广受我院新生儿科医师的喜爱。对比床边放射,它无辐射,对宝宝造成的伤害更小;对比抽血检查,它的刺激更小,更温和;对于器质性病变能更直观地体现,而且快速、即时,在病情发生变化的时候可以随时开展,为医师的诊断提供依据,为治疗赢得宝贵时间。以下我们将通过近期几个相对罕见又危险的案例,体现小小超声机的大大用处。

剖宫产出生的宝宝没有通过产道的挤压,肺部的羊水排出比较少,出生后出现气促是可以理解的,多数新生儿不需要特殊处理就可以逐渐好转。但近期两例因为气促入院的足月宝宝,呼吸困难却越来越严重,呼吸机辅助通气下气促仍明显,张丽医生及时予床旁超声检查,诊断了宝宝是呼吸窘迫综合征合并左肺张力性气胸,及时予胸腔闭式引流等对症处理后两位宝宝的病情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目前均已出院。

张丽医生在给宝宝做床旁超声检查

还有一位因为腹胀入院的宝宝,他从入院就表现出“生人勿近”的状态,碰一下就哭闹,胀得像小气球的肚子更是“禁区”。虽然宝宝的腹部平片报告仅仅是肠郁积,但主管医生周金玉一眼就识别出来这个宝宝并不简单,她及时对症处理并联系了张丽医生、超声科李月兴及伍卫如医生,仔细“扫描”了宝宝的腹部,考虑阑尾炎伴脓肿形成,小儿外科郭健童医生为其及时进行了手术,因为治疗及时,宝宝很快就回到了宝妈的怀抱。

超声科方洁莹医生及伍卫如医生给宝宝做床边超声检查

最后来说说一位因为黄疸入院的宝宝。因为黄疸是新生儿的常见疾病,一般只需要做几天的“蓝光SPA”就可以顺利出院了。但是一看到这个宝宝,医生心里就打了个大大的问号:除了是个“黄”宝宝外,还有明显的气促、呕吐的表现,是败血症引起的黄疸吗?新生儿科医师不敢掉以轻心,马上给宝宝吸氧、补液的同时,继续追问病史,这才问出来:出生以来这4天宝宝一直吃不好,容易吐奶、咳嗽,排便一直是墨绿色的胎粪……种种现象又指向了肠道疾病,应该怎么确诊呢?又到了床旁超声出动的时候啦!在超声下观察到宝宝的十二指肠有明显的狭窄,肺部还有严重的吸入性肺炎。原来害宝宝反复呕吐的元凶是环形胰腺——调皮的胰腺绕着十二指肠长了一圈,导致奶液无法通过狭窄的十二指肠,只能“原路返回”,而胆红素自然也不能很好地排出,黄疸也就顺势而来。明确了诊断,手术很快就安排上了,现在经小儿外科郭健童医生团队手术治疗后,宝宝顺利出院啦!

小儿外科郭健童医生团队给宝宝手术

除了以上肺部疾病及胃肠疾病的床边超声监测,早产儿宝宝为了减少反复打针的痛苦,会进行脐静脉置管和中心静脉置管,床旁超声可以确定各种管道的位置;比如危重病人抢救,休克的评估、CRRT深静脉置管等等都可以依赖超声这双眼睛,帮助临床医生及早判断病情,及时做出处理,挽救病人生命。

我院儿科张丽医生医院超声科(贾立群教授团队)和北京市朝阳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刘敬教授团队)完成了为期9个月的头颅、肺脏、腹部、心脏、锁骨、髋关节及浅表小器官等小儿超声进修课程,如今学成归来一月余,超声下监测宝宝病情变化,肺部疾病实现精准护理,缩短了宝宝的的住院时间。相信她以后一定会把床旁超声运用得更加广泛,实现病房零射线,在超声科、小儿外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等多学科通力合作下,造福更多的新生儿宝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oshis.com/yfxqx/7027.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