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自发性气胸
张力性气胸
开放性气胸
原发性气胸
创伤性气胸
月经性气胸

基础气道管理的一些新理念

病例:男性,68岁,肥胖,有充血性心衰病史。发作咳嗽伴呼吸困难,面色苍白伴出汗,SPO%。该患者在气道管理方面最重要的第一步措施是什么?

摆放体位

气道管理最重要的因素是患者体位。不合适的体位会直接影响通气与氧合。传统的教学中一般要求患者仰卧位以便实施气道管理,该做法是有缺陷的,因为对一个气道有问题的患者说仰卧位是最危险的体位。

正常人仰卧位时由于自身反射的存在可保持上气道张力,不至于舌根阻塞气道。病人则不同,舌体会向咽后壁后坠从而妨碍气道通畅。这种情况可通过气道开放手法进行处理,但是通过最佳体位可更简单的加以解决。仰卧位也会明显降低肺活量,原因是软组织对膈肌和胸部的挤压。另外,仰卧位让几乎所有的气道管理措施更难操作,尤其不利于球囊面罩通气(BMV),因为此时上气道塌陷导致了通气受阻。面部软组织后移也影像面罩的气密性。

总之,坐立姿势让气道管理更方便有效。处理气道有问题且意识改变的患者首先采取的措施应该是“OOPS”(OxygenOn,PulltheMandibleForward,SitthePatientUp,即让患者坐起来、前推下颌、给氧),鼻导管15Lpm以上流量给氧。需提醒的是可行ETCO2监测的鼻导管一般不能提供6Lpm以上氧流量。鼻腔是理想的给氧途径。鼻咽是一个储备池充满高浓度氧气。让患者保持坐位有助上气道开放,下颌推举手法可以进一步开放气道,方便气流通过。

我们熟悉的仰头举颏手法并不能让气道开放,下颌推举手法开放气道最有效。把OOPS作为首先采取的气道管理措施可应对多种原因的呼吸衰竭,改善氧合。

回到病例:你已意识到患者的气道问题应该马上处理,鉴于其体型和仰卧位姿势,最快的做法是抬高其头部,可以在头部垫上毛巾,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舌后坠对气道的影响。让患者上身直立,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同时最大程度推举下颌。可止住患者由于气道梗阻出现的打鼾,可观察到脉氧改善。同时准备下一步的处置。

X线显示仰头抬颏不能让上气道变得通畅,推举下颌则可以。

通气给氧

应用了OOPS之后,下一步是评估患者是否还存在通气、氧合问题。很多病人可能仅通过鼻导管吸氧就可以让氧合满意,另外一些患者则需要进一步干预。我们在院前有很多措施和工具可供选择。

最常被拿来教学用于应对低氧的是非重复呼吸器(NRB)。实际上,NRB在急救环境下最多只能让FiO2达到60-70%。主要原因是大部分NRB只有一个出气口,患者每次吸气时会有空气混入,另外密封性欠佳也是一个因素。常会看到患者抵触使用NRB,我们常常认为是患者不耐受。真正的原因是NRB可能达不到患者需要的分钟通气量。正常人分钟通气量约为6–7Lpm,呼吸窘迫患者呼吸深快,很容易超过15Lpm。怎么办呢?NRB配合鼻导管给予更高的流量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如下图所示)。

回到病例:经过OOPS和NRB,患者脉氧只是升到了81%。

正压通气

鼻导管和NRB增加氧浓度往往不能让患者的氧合满意,需要想其他办法。很多患者存在肺不张、肺部渗出、感染等问题,需要通过提高气道压力加以应对,例如CPAP或球囊面罩辅助通气。给予呼气末正压和正压通气可以让塌陷和充满液体的肺泡复张膨胀。

CPAP和球囊面罩通气应配合鼻导管一起使用。鼻导管可以增加FiO2但不影响面罩的气密性。CPAP是给予PEEP的简易方法。增加PEEP可以改善氧合。从5cmH2O开始逐步增加到需要的压力水平,可确保患者的耐受性。使用面罩之前要和患者沟通,帮助患者适应。部分患者可以使用镇静药物提高耐受性,但对严重呼吸窘迫的患者应高度警惕,此类患者即使是小剂量的镇静也会造成呼吸衰竭。氯胺酮可能是较好的选择,因为其对呼吸的影响较小。球囊面罩通气在实际使用中问题很多。因为其常被视为简单的、基本的气道管理措施而不被重视,缺乏很好的教学和训练。在危重病抢救中往往让一些低年资医生操作,实际操作存在很多不规范的地方。通气是最重要的气道干预措施,如何正确实施是首要问题。对昏迷患者,常见的问题是通气太快,造成过度通气。球囊面罩通气的三个核心要领:

持续的气密性

合适的潮气量

合理的通气频率

双人操作可确保气密性。

单人操作BMV的气密性往往不理想,做CE手法时要求小指和无名指要做下颌推举动作帮助气道开放。

保障了气密性之后的关键一步是高质量“捏皮球”。一般的BVM容量为-ml,一般成人每次只需要-ml。这就要求操作者单手捏且挤压幅度不超过一半。有学者提出使用儿童BMV(容量-ml)应用在成人是个不错的方案。另外要注意通气频率,通常在10-20bpm。维持ETCO2在35-45mmHg可作为通气频率的一个参考。使用好PEEP阀和二氧化碳监测仪也是提高球囊面罩通气效果的有效措施。

回到病例:考虑患者脉氧改善不明显,决定使用球囊面罩通气。确保连接ETCO2和PEEP阀(设置在10cmH2O)。经过努力患者SPO2到了95%。此刻可以考虑转运。

声门上设备

气道管理的一个很重要的进展是现代的声门上设备,它们使用简单、方便有效,以至于很多手术不再行气管插管。第三第四代产品比以往设计更加精巧实用。如今喉罩配合球囊面罩通气可以防止胃胀气和胃内容物返流,让气道更加有效、可靠、可控。不再需要手工叩面罩维持气密性。所以,如果要使用球囊面罩通气,放置喉罩是个好主意。

回到病例:患者搬上了担架后出现意识水平下降。立即给予直立坐位并给予球囊面罩通气,让助手放置喉罩,通过ETCO2确认放置到位。

结论

近年来有关基础气道管理有了很多新进展、新理念。技术和设备不断进步。上述措施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急危重症的救治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资料来源:RichardLevitan,MD,FACEP

扩展阅读:

抢救必备:一分钟快速深静脉置管术

终止室上速,Lancet的这种方法快速、安全、有效

急诊必备:NTP+POCUS快速搞定心梗伴三度

超声引导“上入路”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避免气胸的技巧

未来可能新增的两项基本临床技能

30秒展示高钾后ECG动态演变

约翰·医院急诊住院医生的一天

图解ECGECHO与心脏节段的对应关系

插管相关心跳骤停5大原因

肌钙蛋白升高的23种情况

心梗前兆:心电图Wellen综合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oshis.com/yfxqx/4638.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