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临着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指出: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
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标准。
亚健康的10种具体表现,如果出现5种以上,你的身体可能需要调理了。
01
视力模糊,头胀头疼
平时视力正常,突感视力下降,可能是用眼过度,如果同时伴有目胀、头疼,此时千万不可大意,可能是颅内占位性病变。
02
体温异常,倦怠无力
体温经常在37-38°C左右,手心热、口干、全身倦怠无力。
03
口吐粘物,呃逆胀满
常有胸腹胀满、大便粘滞不畅、食生冷干硬食物常感胃部不适,口中粘滞不爽,不吐不快。
04
精神紧张
心理压力大,提不起精神,经常焦虑。
05
四肢发胀
晨起或劳累后足踝及小腿肿胀,下眼皮肿胀、下垂。
06
指甲异常
中医认为,指甲能反应躯干四肢、脏腑经络、气血体能等的状况。如月痕不齐、峰突凹残、甲面白点等,均为甲象异常,说明脏腑功能下降。
07
记忆力减退
记忆力减退最明显的表现是做事情丢三落四、粗心大意。这是因为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脑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
08
口苦便燥
主要表现为舌尖发红,舌苔厚腻,口苦、咽干,大便干燥、小便短赤等。
09
经常感冒
经常出现自汗、盗汗、出虚汗,稍不注意,就感冒,怕冷。
10
惊悸少眠
主要表现为心慌气短、胸闷憋气、心烦意乱、惶惶无措、夜寐不安、多梦纷纭。
亚健康状态的中医保健
01
运动保健
中医传统的运动保健有导引、武术和气功等,春秋时期,老子与庄子开创了“导引”以动“养身之术”,东汉华佗推崇“动则寿”的观念,创编了“五禽戏”。
“动则寿”的核心是体育运动可以活动一身肌肤、筋骨、关节,达到疏经活络、振奋阳气、畅行气血、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
02
心理保健
中医认为“形神合一”。形与神在生理上、病理上都是相互作用的。神情之伤是形体病变发生的先导。
因此,中医非常重视心理的养生保健,认为“百病皆生于气”,“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主张以“恬愉为务”。
保持乐观条达的心情,荣辱不惊,使情感波动不过于激烈,保持气血调畅,脏腑功能不受影响。
03
饮食保健
中医认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膏粱之变,足生大丁”。
在这里说饮食保健有二层意思:
一方面是饮食要有节制、要适度,不可过多,要有科学性,保证身体必需的营养和能量就够了,不要过量。
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亚健康人群中的不同类型做一些食疗药膳,即可食用,又可治病。
在饮食保健方面,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注意保持大便通畅。“出入废则神机化灭”,不能光注意摄入,还要注意排出,一定要注意养成定时大便的习惯。
—END—
文章内容来自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