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先武年5月9日
编辑/张靖平
作者简介:程先武老师是河南省洛阳市拖一中学退休的特级教师
年3月底,我突发阵性晕眩:每当我躺下、翻身或起床时,都会短时间完全失去平衡感,那种突然袭来的不知前后、不知左右、甚至不知上下的晕眩感觉,极其痛苦,令人感到恐惧。不过好在这种晕眩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最初的时候大概有一分钟,后来逐渐缩短,大致就是20~30秒。也正因为如此,我虽感到不安,但还是期望它能继续减轻,能够逐步痊愈。然而情况并没有像我期待的那样发展。
此后十余天,晕眩每次发作的时间虽然缩短了,但发作的频率却增加了:不仅仅是睡觉时的躺下、翻身和起床的时候发作,连比较快速地低头、抬头的动作也会突然间发作。这样的情况有几次,几乎导致我跌倒甚至遇险。不得已,我于4月6医院神经内科。
医院,首先是一大堆各种检查:化验血液,心电图,脑电图,B超,彩超,CT,X光片,核磁共振(MR)等等。医生告诉我,引起头晕的因素很多,在医学上被认为可以导致头晕的因素有多项,比较主要的有:冠心病、脑梗、脑血管硬化、脑神经痉挛、小脑萎缩等心脑血管方面的因素;血压(高或低)、血糖、血液粘稠等血液方面的因素;颈椎病、腰椎病等骨科方面的因素;以及耳鼻喉科的因素;等等。
经检查,我患有多年的血压高,糖尿病,颈椎病,冠心病,还有伴随我50多年的副鼻窦炎……医生说,这些病中的任何一种都可以导致我目前的症状。于是,输液,打针,吃药,静卧。整整住院一周,经过各种医学方法医治,我的症状没有什么改善。
终于有一天,科主任李舸医师来查房,为我做了头部转动检查,他判断,我的头晕,很可能是一种叫做“耳石症”的疾病。李主任告诉我,洛阳市只有部队的医院拥有一台专门治疗耳石症的机器,让我到医院去检查治疗。于是我于4月14医院办理了出院手续。4月16日我联系了医院的五官科退休返聘的老主任葛前进主任,约定17日前往检查并治疗。
4月17日,我来到医院,先与葛主任医院做的各项检查的资料。在这个过程中,葛主任告诉我一些关于耳石症的知识。他说,全世界有将近5%的头晕,其中大概有一半左右的发病原因都与耳朵有关,因为耳朵的前庭具有感知平衡的功能,一旦前庭出了问题,头晕就是必然的。他说:“这是一个美国的年轻的医生发现的,他甚至可能会因这个发现而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呢。不仅如此,他还发明了专门治疗耳石症的那个旋椅装置,那就是医院所拥有的专门用于治疗耳石症的机器”。
医院负责操作那个旋椅装置的医生来了之后,首先提出看我的病历和各项检查的资料,可她刚看了三秒钟就说:“你不能做这个检查!因为你有冠心病,还有高血压。这两个病症都是这台机器的禁忌症。”我试图说服她,告诉她我愿意承担一定的风险来做这个检查和矫正,因为头晕的太难受了。她说,你愿意也不行,这是医疗规程做了规定的;何况,你愿意承担失去生命的风险吗?听到她讲这话,我才知道我是与这个治疗无缘了。旁边一位陪着母亲来复查的妇女说,她母亲在做这个检查的时候,晕的呕吐的一塌糊涂,说是再也不肯做了
这时葛主任告诉我,这个旋椅装置是由她专人负责操作的,她说的话就是最终的决定。我问,那我只能采用手法复位的方式治疗了吧?葛主任说,因为你的颈椎有问题,手法复位的治疗也不适合你。原来颈椎病是手法复位的禁忌症!我无奈地问:“这个机器我不能用,手法复位我也不能用,那我只能通过药物来治疗了?”葛主任说:“现在的医疗条件下,没有任何药物被证明可以治疗耳石症。”到此,我明白了,两位医生的意思是:我这个耳石症是——现代医学上的不治之症!
或许是出于对我的同情或宽慰,葛主任详细地向我解释了耳石症的病因:我们的内耳的结构非常复杂,在连接耳蜗的部位有一个椭球体,被称为椭球囊,里面有一个人出生后逐渐形成的一个碳酸钙结晶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耳石”,它是我们感知自身平衡状况的核心。耳蜗部位的椭球囊,连接着三个相互垂直的半规管,分别决定着我们感受空间的前后、左右和上下。
当我们耳朵里的耳石脱落或掉下碎片的时候,脱落的耳石或耳石的碎片就会进入半规管内,从而影响到我们的平衡感,导致眩晕。但这种眩晕一般都是阵发性的,当人的体位发生变化的时候,耳石影响了半规管内的淋巴液,人就会感到头晕,但人的体位停止运动时,半规管内的淋巴液就又能正常流动了,晕眩就结束了。
无论是机械旋椅装置物理复位或手法复位,都是试图先确定是哪个耳朵里的耳石脱落了,然后再确定脱落的耳石在哪个半规管内,再通过反复地旋转头部,努力让脱落的耳石或耳石碎片回到椭球囊中,这样就能消除晕眩的感觉了。我怀着绝望的心情离开了医院。
命运眷顾着我。
4月24日,我亲密交往了40多年(我们年相识,当年还一起同登华山呢!)的老友李庚武来到了洛阳,他是听说了我的病症而特地从北京经过山西赶来的。当晚的聚会宴席之后,李庚武兄就带我到他住的酒店房间里,给我治疗。李庚武兄一再说,他是第一次听说这个病症,所以只能按照医学检验结果和耳石症原理先尝试着采用人体生命磁动力场定位方法治治,看是否可以将耳石固定在耳蜗部位的椭球囊里?他先让王荔女士用生命磁动力科学技术应用方法给我治疗,效果不明显。然后他自己亲自用生命磁动力科技应用方法来给我治疗,效果依然不明显,但头晕减轻了。此后王荔女士和李庚武兄又各为我治疗一次,晕眩的状况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
然而,当天晚上回到家中,在睡觉的时候,头晕又再次恢复到原先的情形。第二天(4元25日),李庚武在上网查询了耳石症形成原理,结合我口述检查报告和医师讲的耳石症临床现象,根据生命磁动力科学技术应用原理和实验方法。琢磨了一天之后,说:“既然可能是脱落的碳酸钙结晶碎片,影响了半规管内的淋巴液的流动,如果我应用生命磁动力场把那个碳酸钙结晶碎片化掉,是不是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我同意试试看。于是李庚武兄就用生命磁动力科学技术应用的方式,准确感应、定位了我深耳里的碳酸钙结晶碎片,通过发射人体生命磁动力作用于碳酸钙结晶碎片,把我内耳的微小的脱落了的碳酸钙结晶碎片分子链分解,融化掉,让它成为很小的分子随体液排出体外。奇迹发生了——无论我如何动作,我的头都不再晕了。
为了检验疗效、巩固疗效,李庚武兄又于4月29日,携我同游三门峡市的陕县高阳山下的温塘,住在有着优质温泉水的酒店里,连续给我做巩固性治疗了三天。在经过了这段时间治疗后,我的头晕再也没有发作。注:程先武先生原稿标题为:耳石症治愈记。
普通人也可轻松学会“生命磁动力学”疗愈技能
更多“生命磁动力学”及课程信息
可长按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