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份的埃塞俄比亚已进入雨季,每天一场的大雨也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新一季的生机,而此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却逐渐严峻,确诊病例在2个月内从例激增至10多例,目前每日新增近例,同时祸不单行的埃塞俄比亚国内又突发游行示威并引发严重骚乱。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第21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仍然继续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并在Tirunesh-Beijing医院(医院)先后成功救治两例心包填塞的艾滋病患者,医院医护人员及患者家属好评。
四周前的一天下午,内科病房的DrHenok打通了医疗队心内科赵辉副主任医师的电话,请求会诊一个重症病例。赵辉医师了解到患者是一名40岁的当地女性,重度消瘦,胸闷已经持续了一年,近一个月明显加重,前期胸部X线片及心脏超声提示大量心包积液合并胸腔积液。
术前胸片及超声
此时病人状态极差,呼吸频率增快,心率次/分,赵辉医师详细听诊查体后判断,患者已经出现了心包填塞征象,急需心包穿刺引流救命!而此时DrHenok压低声音告诉他:“患者血检结果刚刚出来,确诊艾滋病!”赵辉立即将该情况上报医疗队王春玉队长,王队长马上组织超声科武若主任医师、麻醉科胡志超副主任医师赶到病房对该患者进行了联合会诊,王队长指出该患者目前病情危重,时间就是生命,应立即转往ICU病房行紧急心包穿刺术,同时特别嘱咐三人小组,患者合并艾滋病,且目前仍处疫情期间,抢救患者的同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加强个人防护。
术前会诊
事不宜迟,三人小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术前准备,同时穿戴隔离衣、N95口罩、护目镜及双层手套,因为极少有机会见到这种穿刺技术,其他科室的当地医护人员也闻讯赶到ICU病房观摩。超声科武若主任使用床旁超声仔细对心包积液进行定位,发现积液量大并且部分积液粘稠;麻醉科胡志超医师准备好了穿刺术前物品,心内科赵辉医师消毒完毕,决定选择剑突下途径进行穿刺。
术前准备及现场教学
虽然这已经不医院实施心包穿刺术,但此时面对的是刚刚确诊的艾滋病患者,深知穿刺过程中的医疗暴露风险。赵辉医师一边通过当地医生作为翻译用当地语安慰患者,同时给予充分的局部麻醉,拿起18G穿刺针缓慢的从剑突下途径进针刺向心包腔,随着手上的落空感,一针成功。
成功穿刺并置管
经武若主任超声再次确认后,顺利的置入引流管,快速完成了这个风险极高的操作,同时抽取黄绿色浑浊的心包积液ml并送检,患者胸闷症状明显减轻,心率逐渐下降至次/分,观摩的医护人员都拍手称赞中国医疗队技术高超。
术后合影
术后第2天,王春玉队长再次带领医疗队成员查房会诊,指导患者的后续治疗,此后赵辉医师分7次共计引流心包积液ml,最终心包积液化验结果报告为结核感染,通过调整药物,患者胸腔积液量也明显减少,避免了再次胸腔穿刺的风险。
术后查房并再次抽液
术后复查胸片及超声
经过近3周的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逐渐趋于正常,精神状态明显好转。出院前赵辉医师详细交代了后续的药物治疗方案,同时嘱咐患者按时复诊;看到患者极度消瘦,严重营养不良,赵辉医师还向患者赠送了奶粉,这对于她贫困的家庭来说是极其奢侈的,患者及家属流下了感动的泪水:“CHINA,thankyou!”,康复科王运龙主任全程记录下了这感人的一幕。
康复出院
第一例患者刚刚出院,埃塞俄比亚国内局势突变,由一名歌手被枪杀而引发全国大规模的游行示威活动,导致多人死亡,0多人受伤,医院周边也到处可见拿着棍棒的游行示威者。游行引发骚乱的第一天,医疗队接诊25例受伤者,多是棍棒导致的头颅外伤及骨折,第二天又接诊了5例枪击伤。埃塞俄比亚政府为控制局势,全国性中断固定网络15天,中断移动网络24天,期间还停电3天,直接导致医疗队与外界失联。骚乱期间内科病房再次收治了一名29岁的艾滋病患者,同样大量心包积液合并胸腔积液,同时也已出现心包填塞症状。
术前胸片及超声
王春玉队长再次带领赵辉、武若、胡志超三名队员进行查房会诊,第一时间将患者转运至ICU病房。
术前会诊
三名队员没有任何犹豫,认真做好自身防护,快速有序的进行术前准备,配合熟练的完成了这次心包穿刺操作,顺利引流出血性心包积液ml并送检,患者自感症状好转;此后通过3次共引流出ml。
术前准备
成功穿刺并置管
血性心包积液
术后合影
通过配合药物治疗,5天后转出ICU病房,复查胸片及心脏超声提示心包积液及胸腔积液明显好转。
术后复查胸片及超声
10天后患者顺利出院,期间王春玉队长多次带领医疗队员查房指导诊疗。据当地医生反映,这项超声引导下的心医院基本无法完成。当地医护人员对中国医疗队过硬的医疗技术表示赞赏,患者及家属也对中国医疗队的救治表示感谢。
康复出院
中国第21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按照国家要求已经超期服役3个多月,在疫情严峻、局势突变的异国他乡,思乡之情萦绕在每位队员们的心头,但大家深知,非常时期不能辜负祖国的重托,所有队员没有任何怨言,除了正常完成自己的日常工作,还总结翻译国内疫情防控的先进经验,积极指导当地的疫情防治工作,为当地医护人员组织多场防疫知识讲座和防护演练,为中资企业员工进行多场科普讲座,以实际行动践行“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同时能在特殊时期代表中国为中非友谊搭建桥梁必将成为一段终生难忘的经历!
作者:赵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中国第21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员
编辑:医院影像科副主任医师,中国第21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宣传委员,队委
摄影:王运医院主任医师,中国第21批援埃塞俄比亚医疗队员
审核:王春医院副院长,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国第21批援埃塞俄比亚队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