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汪,你注意把28床爹爹的氧饱和度盯着点,他用着呼吸机在!这是在呼七病区小汪进仓前,医生对他的嘱托。小汪名叫汪超阳,是我院重症医学科的一名呼吸治疗师,从医院联合美国呼吸治疗协会举办的呼吸治疗师培训班回来后,便一直从事与呼吸机相关的工作,是我院首批呼吸治疗师之一。1月31日医院在征集驰援雷神山的医护人员,我院呼吸治疗师万微波及汪超阳主动向科主任范学朋请缨,医院支援。主任考虑到科室病人比较危重,并且科室在班人员紧张,便没有同意他们的请求。但这也成了他们心中的一大憾事,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能以呼吸治疗师的身份为新冠肺炎患者提供更专业、高效的呼吸系统治疗和护理。于是,他们向主医院有医护人员的轮换,要优先考虑他们。主任看着他们殷切的眼神,同意了他们的要求。随着疫情的日益加重,2月9日我院决定成立呼七病区,专门收治新冠肺炎危重患者。主任考虑到万微波半年前因为气胸动过手术,便先派汪超阳前往呼七支援,并要他圆满完成支援任务,不辱使命。来到呼七后,汪超阳发现科室的医护人员是从各个科室征集的,大多没接触过呼吸机,对呼吸机不了解。他便对医生及护士培训呼吸机安装过程、操作方法及常见报警的处理。在巡视病房时,汪超阳看到28床爹爹带着呼吸机氧饱和度还是只有80%左右。于是他就在床边寻找原因,耐心向爹爹做好解释工作,调整面罩系带松紧度,扣好面罩,并调试呼吸机参数。完成这一系列工作后,患者人机协调慢慢改善,氧饱和度逐渐上升到了97%。此时的患者也表示胸闷得到明显的缓解,感觉人也好多了。而汪超阳的这一举动也受到了呼七病区医生们的集体赞许。2月11日我院外科楼再次被征用来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开放床位张。此时,医院急需大量的医护人员。尽管万微波因为气胸做过手术,肺功能受损,但他没有退缩,没有请病假,义无反顾的坚守在前线。2月16日15时,呼六病区的一位患者病情加重,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无法达到要求,可能会随时进行气管插管。考虑到呼六病区的医疗条件有限,于是决定立即将患者转到外科19楼。而此时,万微波已是下夜班在家休息,汪超阳上8-2也已经下班。接到电话后,他们没有推脱,立即赶到呼六病区协助转运病人。由于病人病情危重,转运困难,路上会随时发生意外。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后,开始转运病人。虽然平时十几分钟的路途,在这次转运中显得尤为漫长及艰难,一路上大家各自分工推着病床、呼吸机、氧气瓶、监护和各种仪器,一路疾驰,因为他们知道转运途中快一秒钟,患者的安全就多一份保障,由于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当他们和同事将患者安全转运至病区后,就瘫软在了地上。病人转到19楼后,病情急剧恶化,第二天就进行了气管插管,呼吸及参数条件给的很高,给病人吸入纯氧,动脉血气分析PacO2高达90,氧合指数(PaO2/FiO2)更是不到一百。新冠肺炎病人气管插管后,经患者呼出的气体会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从而增加传染几率,所以他们将呼吸过滤器和传统的有创呼吸回路进行了结合改良,并且把呼吸过滤器的更换时间、冷凝水的倾倒方法、密闭式吸痰方法一条条整理出来,事无巨细,拍成视频指导护理同事临床工作。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的同时,也保护了医务人员。面对患者危重的病情,科室的医生及护士不遗余力的救治患者,为患者进行俯卧位、吸痰、倾倒呼吸回路冷凝水等高风险操作。呼吸治疗师万微波只要在班就会守在患者床旁,拿着一张表详细的记录着呼吸机模式、力学参数、血气分析结果,根据患者病情与医生们制定详细的治疗计划。经过几天的治疗,患者病情得以改善,呼吸机参数条件在慢慢降低。我是一医呼吸治疗师,我愿发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我自愿报名,如有需要随叫随到,全力以赴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医院每一位呼吸治疗师的心声。风里雨里,只要临床需要,呼吸治疗师一直在身边,守护生命,坚决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oshis.com/kfxqx/11135.html